文档详情

第3讲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ppt

发布:2017-04-16约1.83千字共3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讲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  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他一生最突出的贡献是关于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他是用条件反射方法对动物和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进行客观实验研究的创始人,也是现代唯物主义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立者。他发展了谢切诺夫关于心理活动反射本性的学说,把反射解释为有机体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要素。他的条件反射理论是后来行为主义发展的奠基石,华生借此构成行为主义纲领。 ;巴甫洛夫的狗;美国:华生(1878—1958) 宣布了行为主义学派的三个原则: 1.心理学应该研究行为,而不是意识;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应该是客观的方法,比如观察法 3.心理学研究的目标是为了“预测人的行为,并控制人的行为”。 ; 斯金纳,伯尔赫斯·弗雷德里(Skinner,Burrbus Frederick 1904—1990);;斯金纳的实验;*;*;*;*;*;*;*;*;*;1、心智、自我和社会不是分散的结构,而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三者形成与发展都以使用符号为前提。 2、语言是心智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 3、心智是社会过程的内化,内化就是人的“自我互动”过程,个体通过人际互动学到了有意义的符号,然后用它进行内向互动并发展自我。社会的内化过程伴随着个体的外化过程。 4、行为是个体在行动过程中自己“设计”的。 5、个体行为受其自身对情景的定义制约。 6、身份及其意义存在于互动过程中,是个重要问题。 7、自我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应用符号互动论有助于对许多问题的理解,如对社会越轨、精神疾病、集体行为、儿童社会化、死亡和挣扎、老年、疾病与痛苦和艺术社会学的理解等等。 ;*;(一)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弗洛伊德 经典理论);意识与潜意识:意识是个体能觉察的心理部分;潜意识(无意识)包括个体的原始冲动、本能及欲望。 该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 一位英俊潇洒的研究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他特别怕切黄瓜,无论是在学校的公寓里,还是到女朋友家里,只要看见有人在做菜,清洗黄瓜,然后再把黄瓜一片片地切开,他就情不自禁地紧张、害怕,能躲就躲过去,否则他会哆嗦起来,从旁边艰难地走过。   ;人的心理活动有些是能够被自己觉察到的,只要我们集中注意力,就会发觉内心不断有一个个观念、意象或情感流过,这种能够被自己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叫做意识。 而一些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或生命力却在不知不觉的潜在境界里发生,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这种潜伏着的无法被觉察的思想、观念、欲望等心理活动被称之为潜意识。 下意识乃界于意识与潜意识的层次中间,一些不愉快或痛苦的感觉、觉、意念、回忆常被压存在下意识这个层次、一般情况下不会被个体所觉察,但当个体的控制能力松懈时比如醉酒、催眠状态或梦境中,偶尔会暂时出现在意识层次里、让个体觉察到。 ;2、“力必多”理论(性本能理论); ; ;5、人格结构理论(本我、自我、超我)5、人格结构: 三个层次:本我(id)、自我(ego)与超我 (superego)。 本我是人格的生物面。自我是人格的心理面。超我是人格的社会面。 ;本我、自我、超我;人格结构图解;本能论(instinctive theory);焦虑论(anxiety theory);(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对荣格思想影响最大的是两个人是: 弗洛伊德和卫礼贤(维尔海姆) 卫礼贤(维尔海姆):1873—1930 1899—1920年一直生活和工作在青岛,1922年在德国驻华使馆工作,在北大任教,1924年回国,在法兰克福大学任教,是世界上著名的汉学家,翻译了德文本的《易经》,著有《中国心灵》。“我有幸在中国度过了生命中25年的光阴,像每一个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许久的人一样,我学会了爱这个国家、爱她的人民。” ;(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三)新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 ; ;3、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1)学习信任阶段(0-18个月) (2)成为自主者阶段(18月-4岁) (3)发展主动性阶段(4-5岁) (4)变的勤奋阶段(5-11岁) (5)个人同一感阶段(5-11岁) (6)承担社会义务阶段(18-30岁) (7)显示创造力阶段(中年及壮年期) (8)达到完善阶段(从成熟到晚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