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社会心理学理论ed分析报告.ppt

发布:2016-11-05约2.97千字共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社会心理学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派 二、认知学派 三、精神分析学派 四、符号互动学派 克劳兹为什么开枪? 贫民区长大,刚20岁。父母在10岁时离婚,母亲也抛弃了他。从小和小流氓在一起,偷,抢,吸毒什么都干过。 12月25日偷商店的东西。被警察发现后拒捕并向警察开枪。潜逃。 一年后再次作案,被捕,判终身监禁。 一、行为主义学派 行为主义学派 桑代克,华生,斯金纳,米勒,多拉德,班杜拉 一、学习理论 1.各家观点 桑代克: 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行为后果:奖励和惩罚 联结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派 华生 斯金纳 操作性条件反射 强化学说 2.学习理论的机制 联结 如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 人类态度 一、行为主义学派 强化 学会一种特别的行为是因为这种行为经常伴随着愉快、能满足某种需要,或者可以避免某种不愉快的后果 模仿: 观察他人的态度及行为以便学习到社会态度与行为 一、行为主义学派 3.学习理论的特点: 1)假定行为主要是由个人过去的学习经验而来 2)倾向于将行为的原因归于外在环境,而忽视个人对环境的主观感受 3)学习理论通常只想解释外表的行为,而非主观的心理状态 二、模仿论 塔尔德 模仿是最根本的社会事实 1.下降率 2.几何级数率 3.优先率 米勒和多拉德 模仿可以通过扩展刺激-反应关系与强化的概念来加以理解 三、社会学习理论 以班杜拉为代表 强调学习发生于其中的社会条件 以刺激-反应模式为基础 强调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的过程 1.注意过程 2.保持过程 3.动作复现过程 4.动机过程 进一步发展了强化概念 交互决定论 四、社会交换理论 霍曼斯 人的行为是“人的支付的函数” 6个命题 成功命题 刺激命题 价值命题 剥夺/满足命题 攻击/赞同命题 理性命题 认知学派 一、格式塔理论 从整体和关系的角度研究心理与行为 理论认为:个人的行为是一种环境中有意义的活动 行为的环境(卡夫卡) 地理环境 行为环境 心理物理场 自我-环境 认知学派 二、勒温的场论 提出:心理动力场 正诱发力 负诱发力 群体的心理动力场 二、认知学派 三、认知相符理论 代表人物:麦克盖尔 观点:认知相符 1.海德:平衡理论 POX 认知学派 2.认知失调理论 费斯延格 认知失调: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 比如吸烟 1.改变态度 2.增加认知 3.改变认知的重要性 4.减少选择感 5.改变行为 3.与认知失调有关的现象 1)从事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 不恰当的理由与认知失调 2)决策后失调 二、认知学派 4.对认知失调理论的批评 当人们的态度与行业不一致时,人们首先会从外部去找行为的原因,其次,才归于态度上 从自我同一性角度出发,人们存在一种保持自我的一致性的倾向 精神分析学派 一、精神分析的社会心理学观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 弗洛伊德 忽视外在因素 过分强调性 三、精神分析学派 阿德勒 自卑感 荣格 力必多是一种普遍的生合 集体无意识 新精神分析 安娜.弗洛伊德,霍妮,沙利文 二、卡茨和萨诺夫的态度转变理论 卡茨论态度的三个基本变量 检验现实和寻找意义 奖励和惩罚 自我防御 萨诺夫 社会态度的自我防御基础 三、舒茨的人际行为三维理论 三种人际需要: 沟通需要,支配需要,爱的需要 相对继承性和连续性的假设 相容群体 四、符号互动论学派 1.符号互动论 2.角色理论 3.参照群体理论 1.符号互动论 一、米德与符号互动论的起源 符号互动理论,一种(symbolic interactionism)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派别。又称象征相互作用论或符号互动主义。 该理论源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W.詹姆斯和G.H.米德的著作。但最早使用符号互动这一术语的是美国社会学家H.G.布鲁默。 西方学术界曾有人把符号互动分为两派,一是以布鲁默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一是以M.库恩为首的衣阿瓦(Iowa)学派。E.戈夫曼是符号互动论在当代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核心观点:社会是由代表心理过程的姿态和语言(符号)的交换构成的。 二、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定: ①人对事物所采取的行动是以这些事物对人的意义为基础的; ②这些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其同伴的互动,而不存于这些事物本身之中; ③当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他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这些意义。 1.符号互动论 三、符号互动论的方法论特征 符号互动论者倾向于自然主义的、描述性的和解释性的方法论,偏爱参与观察、生活史研究、人种史、不透明的被脉络化了的互动片断或行为标本等方法,强调研究过程,而不是研究固定的和结构的属性;必须研究真实的社会情境,而不是通过运用实验设计或调查研究来构成人造情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