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学生管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学生管理摘要:很多高校图书馆提供了一些临时岗位,接纳部分学生开展勤工助学。然而,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既不利于工作,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文章就问题的产生原因和解决办法进行了思考和尝试。图书馆员要正确面对学生在勤工助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用适当方式帮助学生,干好工作。更重要的是,要着眼于育人目标,让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养成较高的职业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
Abstract: In many university libraries, spare-time jobs are prepared for students who need economical aids to complete their school education. However, there arose some problems. The problems were not only adverse to normal work of libraries, but also adverse for students’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e analyzed their causes and solution methods. Librarians in charge of such students should deal with these problems in proper manners so as to help them with their work, and promote their cultivation and adaptation to society.
关键词:勤工助学;图书馆;高等学校;思想教育;就业训练
Key words: work-study program;library;university;ideological education;employment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4-0272-03
0 引言
高校设立勤工助学岗位,不仅为贫困学生提供经济援助,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更重要的是,为大学生走向社会提供跳板和训练机会,是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平台。图书馆是接纳勤助生(指那些取得勤工助学岗位的学生)的主要部门之一。如何对勤助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这是相关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青岛农业大学图书馆,如果勤助生不提出辞职,工作又没有重大失误,一般要在一个岗位上连续锻炼1-3年。其它部门,也采用类似做法。稳定的工作,便于学生熟悉工作内容,避免因业务生疏而造成失误,还便于馆员全程把握勤助生的成长过程和思想动态,从而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与思想点拨。然而,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为了让勤工助学这种教育形式更好地发挥作用,笔者对主要问题进行了思考,并尝试了一些解决办法。特性中带有共性,这些做法对其它部门或高校开展勤工助学可能具有参考价值。
1 勤助生在工作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表现出倦怠情绪 在图书馆,勤助生大多从事常规性工作,如上架图书、报纸或杂志(把图书、报纸或杂志按照一定的次序摆放到书架上),打扫卫生,整理书架等。在实践过程中,他们逐渐熟悉了工作内容。然而,对工作的新鲜感也逐渐降低,热情和积极性慢慢消退。时间越长,这种现象越明显,甚至演变为倦怠情绪,“当天和尚撞天钟”。这种倦怠情绪,不利于工作的开拓和创新。
1.2 工作态度不端导致失职行为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部分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是为了挣钱,而不是为了锻炼自己,提高能力,这导致不端正的态度和失职行为。有个勤助生,经济条件不太好,为改善自身的经济状况参加了勤工助学。刚开始还比较认真,但慢慢就发生了变化,清理垃圾不彻底,有时把垃圾扫到墙角或其它不易被人发现的地方,最后却忘记清理。而且,工作效率较低。
1.3 缺乏主动性和责任意识 不少勤助生认为到图书馆工作就是帮忙,缺乏主人翁意识和主动性。老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能积极勇敢地发现并解决问题。例如,在工作中不能及时制止不文明行为,为避免“纠纷”而采取纵容错误和明哲保身的做法。对于那些在书库、阅览室里大声聊天、打电话、吃零食的现象,不能及时给予提醒和制止。
1.4 自由散漫缺乏纪律性 有的学生不能做到有事请假,上岗时迟到、早退,有的未完成工作就埋头看书,有的在工作过程中聊天,有的虚报工作时间,等等。
2 解决办法
勤工助学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为勤助生提供实践的平台,进而培养起良好的职业素养,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而工作态度不端正,有倦怠情绪,以及缺少主动性、纪律性和责任意识等,不利于良好职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