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10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ppt

发布:2017-05-05约1.3万字共7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下 篇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宏观经济学家研究什么 经济问题 从问题到政策 通货膨胀率(Inflation Rate) 失业率( Unemployment Rate) 第十章 [教材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National Income Accounting] 两种不同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国民帐户体系(SNA)     ——市场经济; 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PS)     ——计划经济。   (一)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System of Material Product Balance,MPS)。它是为适应对国民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的需要,由原苏联首先建立起来的,以后逐渐为东欧各国、古巴、蒙古等国所采用。它以物质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使用为主线来核算物质产品再生产过程,核算范围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货物运输及邮电业、商业等物质生产部门,核算方法主要采用平衡法,由一系列平衡表所组成。近年来独联体和东欧各国为适应向市场经济过渡,已放弃继续使用这一体系。   (二)国民帐户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SNA)。它适用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民经济核算,首创于英国,继而在经济发达国家推行,现已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所采用。它以全面生产的概念为基础,把国民经济各行各业都纳入核算范围,将社会产品分为货物和服务两种形态,完整地反映全社会生产活动成果及其分配和使用的过程,并注重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资金流量和资产负债的核算。它运用复式记账法的原理,建立一系列宏观经济循环帐户和核算表式,组成结构严谨、逻辑严密的体系。 两大核算体系的比较   (1)在核算范围上,MPS限于物质产品的核算,把非物质生产性的服务活动排除在生产领域之外;SNA的核算范围覆盖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不受物质生产领域的局限,因而能完整地反映全社会的经济活动。   (2)在核算内容上,MPS主要反映物质产品的生产、交换和使用的实物运动;SNA除核算货物和服务的实物流量外,还注重收入支出和金融交易等资金流量和资产负债存量的核算,能更好地反映社会再生产中实物运动与价值运动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运动过程。   (3)在核算方法上,MPS主要采用平衡表法,侧重每个平衡表内部门的平衡,但平衡之间的联系不够严谨;SNA主要采用复式记账法,通过帐户体系把社会再生产各环节、国民经济各部门紧密衔接起来,能更好地反映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内在联系,提高了国民经济核算的科学水平。近几年来,随着世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上加快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体化的进程,1993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通过了新修订的SNA,它成为适用于世界各国的统一的国际标准。 第一节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的经济总量 狭义的国民收入与广义的国民收入 一、国内生产总值概念 1.国内产总值的定义 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2.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Nominal GDP] ——以现期价格[Current Price]或可变价格[Variable Price]计算的GDP;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 ——以不变价格[Fixed Price]计算的GDP。 3.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s] ——在计算期间生产的但不重复出售以供最终使用的产品。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Products] ——用于再出售以供生产其它产品使用的产品。   最终产品包括无形产品即劳务。 避免重复计算[Double-Count] ,只计算附加值[Value Added] 。 4.生产与销售 为了避免重复计算,只计算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而不能计算过去生产的在这一时期内销售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今年生产的最终商品=今年销售的最终商品+今年库存价值-去年库存价值 5.市场活动与非市场活动 非市场的生产活动理论上虽然也创造了价值或增加了福利,但实际上没有也不可能计入GDP。 ?买卖股票; 证券经纪人的佣金。 ?政府转移支付(如社会保障的支付)。 ?私人转移支付(如私人之间的馈赠)。 ?旧货的买卖; 旧货商卖出价高于买入价的差额。 ?妻子从事家务劳动; 保姆从事家务劳动。 二、国民生产总值与 国内生产总值 1、GDP和GNP 国内生产总值[GDP] ——本国和外国国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