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ppt

发布:2017-08-13约2.87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西方经济学 连 有 王瑞芬 主 编 郭景婷 赵海荣 副主编 第九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能力目标】 ※在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基础上,分析宏 观经济的简单总体变化趋势,能够运用国民收入核算方法进 行简单的计算。 【知识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支出法、收入法、部门法);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基本指标; ※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与恒等关系。 【职业素质目标】 ※运用国民收入核算方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一、国内生产总值 (一)含义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本国领土上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最重要的指标。 (二)理解 1.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在本国领土内所生产的产品与劳务,既包括本国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与劳务,也包括外国企业或合资企业在本国生产的产品与劳务。 2.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在一年内所生产的一切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总额,因此,在计算时不应该包括以前所生产的产品的价值。 3.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总额,因此,在计算时不应包括中间产品产值,以避免重复计算。 4.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这就要按这些产品或劳务的现期价格来计算。 5.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或劳务不仅包括有形的产品,而且包括无形的产品。 6.国内生产总值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有不同的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其中主要有支出法、收入法、部门法。  (一)支出法    支出法又称最终产品法、产品支出法和产品流动法。它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所支出的货币加总起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    在一国国民经济实际运行中,社会经济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可分为四大部分,即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二)收入法   1.收入法又称要素收入法,要素支付法和要素所得法,它是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所获得的报酬加总计算GDP的一种方法。   2.按收入法核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公式为: 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企业税和转移支付+资本折旧+误差调整 (三)部门法 1.部门法又称生产法。它是按生产物质产品和提供劳务的所有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这种计算方法反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来源,所以又称生产法。 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 一、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 (一)国内生产净值(NDP) 所谓国内生产净值,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再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净值。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减去折旧,用公式表示如下: NDP=GDP-折旧 (二)国民收入(NI) 所谓国民收入,即狭义国民收入,是指一 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用于生产 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各种生产要素(土地、劳动、 资本、与企业家才能)所获得报酬(收入)的总 和,即工资、利润、利息、地租的总和。 NI=工资+利润+利息+地租-企业间接税+政府对企业的补贴 (三)个人收入(PI) 所谓个人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有个人得到的收入总和。 个人收入=工资+利息+租金+转移支付-社会保险费 个人收入=NI-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费+转移支付+红利+利息调整。 (四)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所谓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所有 个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得到的 收入总和中减个人所得税和非税支付部分后可以 由个人直接支配的收入,也就是个人可以随意用 于消费或储蓄的收入。用公式表示如下: DPI= PI-税收 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1)按当年价格计算的某一年国内生产总值,称为名义GDP。 (2)按不变价格计算的某一年国内生产总值,称为实际GDP。 GDP物价指数(或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 三、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 1.国民生产总值或称国民总产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本国国民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NP = GDP-外国国民在本国获得的收入+本国国民在国外获得的收入 四、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