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专题5 氧化钙、氢氧化钙、氢.ppt

发布:2017-10-09约1.11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题5 氧化钙、氢氧化钙、氢氧化钠 的经典探究 NaOH是否变质(即Na2CO3检验 ) 可滴加酸液 NaOH是否变质(即Na2CO3检验 ) 可滴加碱液 NaOH是否变质(即Na2CO3检验 ) 可滴加盐溶液 * * 《新课程新策略九年级化学复习篇》 第115-118页 ---加稀盐酸或稀硝酸 快速产生气泡 1.操作 现象 反应 Na2CO3+ 2HCl=2NaCl+H2O+CO2↑ Na2CO3+2HNO3=2NaNO3+H2O+CO2↑ ,加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 产生白色沉淀 2.操作 现象 反应 Na2CO3+ Ca(OH)2=CaCO3↓+2NaOH Na2CO3+Ba(OH)2=BaCO3↓+2NaOH ---加氯化钙或硝酸钡等 产生白色沉淀 3.操作 现象 反应 Na2CO3+CaCl2== CaCO3↓+2NaCl Na2CO3+Ba(NO3)2=BaCO3↓+2NaNO3 NaOH是否全部变质 (即是否残留NaOH检验 ) (1)操作:①取氢氧化钠样品少许于试管中,加蒸 馏水溶解。往待测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或氯化钡 溶液,目的是检验并除去_______,避免对________ 的检验造成干扰。 ②取①后的澄清溶液,加入酚酞试液或硫酸铜溶液, 目的是检验_________。 (2)结论:若①中有沉淀,说明有________; 若②中溶液变红并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有________, 从而可确定NaOH的变质程度。 碳酸钠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 碳酸钠 氢氧化钠 二.NaOH与CO2反应的实验探究 1.典型的实验装置、实验现象和实验原理 试管内液面上升 烧杯中的水被 吸进锥形瓶中 气球涨大 广口瓶液面下 的导管口冒出 气泡 形成 “喷泉” 澄清石灰水 不变浑浊 ------气压减小 导致A~E现象的原理 基础检测 1. 【提出问题】加热后剩余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一:碳酸钙全部分解,剩余固体成分 为________。做出该猜想的依据是 验证该猜想的方案为: CaO CaCO3 CaO + CO2↑ 取加热后的固体滴加足量稀盐酸,若没有 气体产生,则碳酸钙全部分解 猜想二:碳酸钙部分分解,剩余固体 成分为___________。 CaO和CaCO3 步骤B结论:CaO 【反思与评价】存在 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底部不溶物可能是未溶解的氢氧化钙 。 【拓展与分析】CaCO3 酒精灯提供的 温度没有达到碳酸钙的分解温度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