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京小学奥数排列组合经典例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排列组合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理解排列、组合的意义;正确区分排列、组合问题;
2.了解排列、排列数和组合数的意义,能根据具体的问题,写出符合要求的排列或组合;
3.掌握排列组合的计算公式以及组合数与排列数之间的关系;
4.会、分析与数字有关的计数问题,以及与其他专题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本讲的学习,对排列组合的一些计数问题进行归纳总结,重点掌握排列与组合的联系和区别,并掌握一些排列组合技巧,如捆绑法、挡板法等。
5.根据不同题目灵活运用计数方法进行计数。
知识点拨:
加法原理:做一件事情,完成它有N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M1中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M2中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办法中有M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情共有M1+M2+……+M种不同的方法。
乘法原理:如果完成某项任务,可分为k个步骤,完成第一步有n1种不同的方法,完成第二步有n2种不同的方法,……完成第k步有nk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此项任务共有种不同的方法
两个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若有n类办法,是分类问题,一类中的方法都是独立的,用加法原理做一件事,需要分n个步骤,步与步之间是连续的,只有将分成的若干个互相联系的步骤,依次相继完成,这件事才算完成,因此用乘法原理.任何一步的一种方法都不能完成此任务,必须且只须连续完成这n步才能完成此任务;各步计数相互独立;只要有一步中所采取的方法不同,则对应的完成此事的方法也不同 这样完成一件事的分“类”和“步”是有本质区别的,因此也将两个原理区分开来.排列及计算公式 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 mn表示.mn =n(n-1)(n-2)……(n-m+1)
= (规定0!=1). 组合及计算公式 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mn表示.mn = Pmn /m!=
一般当遇到m比较大时(常常是m0.5n时),可用Cmn = Cn-mn 来简化计算。
规定:Cnn =1, C0n=1.
n的阶乘(n!)——n个不同元素的全排列
Pnn=n!=n×(n-1)×(n-2)…3×2×1
例题精讲:
排列组合的应用
小新、阿呆等七个同学照像,分别求出在下列条件下有多少种站法?
(1)七个人排成一排;
(2)七个人排成一排,小新必须站在中间.
(3)七个人排成一排,小新、阿呆必须有一人站在中间.
(4)七个人排成一排,小新、阿呆必须都站在两边.
(5)七个人排成一排,小新、阿呆都没有站在边上.
(6)七个人战成两排,前排三人,后排四人.
(7)七个人战成两排,前排三人,后排四人. 小新、阿呆不在同一排。
(1)(种)。
(2)只需排其余6个人站剩下的6个位置.(种).
(3)先确定中间的位置站谁,冉排剩下的6个位置.2×=1440(种).
(4)先排两边,再排剩下的5个位置,其中两边的小新和阿呆还可以互换位置. (种).
(5)先排两边,从除小新、阿呆之外的5个人中选2人,再排剩下的5个人,(种).
(6)七个人排成一排时,7个位置就是各不相同的.现在排成两排,不管前后排各有几个人,7个位置还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本题实质就是7个元素的全排列.(种).
(7)可以分为两类情况:“小新在前,阿呆在后”和“小新在前,阿呆在后”,两种情况是对等的,所以只要求出其中一种的排法数,再乘以2即可.4×3××2=2880(种).排队问题,一般先考虑特殊情况再去全排列。
用1、2、3、4、5、6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个位是5的三位数?
个位数字已知,问题变成从从个元素中取个元素的排列问题,已知,,根据排列数公式,一共可以组成(个)符合题意的三位数。
用1、2、3、4、5这五个数字可组成多大且百位数字不是的3排在最高位上,其余4个数可以任意放到其余4个数位上,是4个元素全排列的问题,有(种)放法,对应24个不同的五位数;
⑵ 把2,4,5放在最高位上,有3种选择,百位上有除已确定的最高位数字和3之外的3个数字可以选择,有3种选择,其余的3个数字可以任意放到其余3个数位上,有种选择.由乘法原理,可以组成(个)不同的五位数。
由加法原理,可以组成(个)不同的五位数。
用0到9十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若将这些四位数按从小到5687是第几个数3的倍数?
按位数来分类考虑:
⑴ 一位数只有个;
⑵ 两位数:由与,与,与,与四组数字组成,每一组可以组成(个)不同的两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