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贷款公司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额贷款公司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
小额贷款公司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小额信贷主要是为贫困者提供贷款以及其他的金融服务,从而满足他们在生产以及消费等过程中的资金需求。对于小额信贷机构的类型,按照其经营的首要目标来分,国际上一般将其分为商业性的小额信贷机构和扶贫性的小额信贷机构。商业性小额信贷机构以机构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标定位,而扶贫性质的小额信贷机构是以扶贫为目标定位,主要向贫困地区提供小额的金融服务以及非金融服务,从而实现其扶贫和经济发展的目标。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改善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环境、建立多层次的金融体系,1993年,在获得福特基金会(The Ford Foundation)的资助、孟加拉乡村银行(又称“格莱珉银行”)的低息贷款等国际组织的资金支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借鉴格莱珉银行的运作经验,开始了小额信贷项目的探索。1994年开展的“行动—研究计划”标志着中国小额信贷运营的开始。1994年至2005年期间,我国所开展的小额信贷项目基本上都属于扶贫性质,直至2005年6月,我国的小额信贷项目才开始进入民间商业性质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探索阶段,并且在中西部的欠发达地区开始试点。
表1 2010-2013年我国小额贷款公司规模比较年份
表1 2010-2013年我国小额贷款公司规模比较
年份
机构数量
从业人数
贷款余额
2010
2614
27884
1975
2011
3366
35626
2874
2012
6080
70343
5921
2013
7839
95136
8191
数据来源:2010-2013年的《小额贷款公司数据统计报告》
自2005年中国开始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后,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从业人数以及贷款余额猛增,发展迅速。在2008年,全国小额贷款公司还不到500家。2010年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2614家,贷款余额1975亿元。而在2013年,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急剧增至7839家,较2010年增长200%;从业人数95136人,较2010年增长241%;贷款余额8191亿元,较2010年增长315%。其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是2012年,机构数量、从业人数以及贷款余额分别较上一年增长81%、97%和106%。
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小额贷款公司数据统计报告显示,2013年上半年河北省共有小额贷款公司411家、辽宁省499家、内蒙古自治区472家、江苏529家、浙江287家,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和江浙地区。 这主要是因为小额贷款公司从中西部的欠发达地区开始试点,国家支持西北开发建设,政策原因促使这些地方的小额贷款公司数量较多;然而从贷款余额来看,这些地区的小额贷款公司的平均贷款余额并不高,在全国排名居后。相反,江浙地区的小额贷款公司不仅机构数量多,平均贷款余额也在全国位居前列。重庆、四川的小额贷款公司在全国也发展较为迅速,平均贷款余额远高于其他省市。
表2 2013上半年小额贷款公司分地区情况统计表
地区
名称
机构数量
从业人数
实收资本
贷款余额
地区
名称
机构数量
从业人数
实收资本
贷款余额
全国
7086
82610
6252
7043
河南省
291
4172
147
152
北京市
57
701
77
77
湖北省
179
2212
176
196
天津市
83
1172
100
100
湖南省
97
1154
67
75
河北省
411
4698
242
253
广东省
265
6098
307
320
山西省
266
2690
177
174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9
2737
136
197
内蒙古自治区
472
4650
354
363
海南省
24
269
24
26
辽宁省
499
4553
290
271
重庆市
189
3941
342
402
吉林省
319
2867
91
68
四川省
259
4608
392
433
黑龙江省
244
2174
99
86
贵州省
238
2501
69
64
上海市
94
950
125
157
云南省
320
2936
156
156
江苏省
529
5207
849
1091
西藏自治区
4
35
2
2
浙江省
287
3280
594
819
陕西省
199
1667
142
142
安徽省
462
5579
320
342
甘肃省
234
2046
86
69
福建省
83
1102
187
220
青海省
35
423
27
32
江西省
200
2341
207
234
宁夏回族自治区
119
1480
64
62
山东省
282
3194
309
35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46
1173
97
106
注:*数据来源为《2013年上半年小额贷款公司数据统计报告》,网址/publish/gout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