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认识“文件夹”说课稿3.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认识“文件夹”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学生已经掌握了如何打开我的电脑,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进行探索学习是比较好的解决办法。
五、学法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和能力的知识。首先,教师应创造一种语言氛围,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环境中学习新知识,在学会并掌握操作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实践操作,从而达到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目地。
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这节课采用学生自行操作,发现问题,教师指导解决问题,最后,总结结论的方法,使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解观察、分析、归纳等教学方法。
六、教学准备
智慧星N个,课件、学件、电子粉笔软件、游戏
七、教学流程
本节课教学流程如下
八、教学程序
1、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的书包中经常放哪些东西?生:书和试卷
你的书和试卷是怎样摆放的?
其实,计算机中也有类似书包和书包中的书和试卷等东西。
那我们同学们想不想拥有一个电子书包呢?
板书:认识“文件夹”
[设计意图]: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整理书包”入手,我开门见山地引出了本课课题的两个概念—文件和文件夹。
接着开始演示:打开我的电脑。
师:谁来和大家说一说,你认识哪些?(电子粉笔辅助、智慧星奖励)
双击打开C盘,你发现了什么?板书 文件、文件夹
[设计意图]:在复习旧知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意识及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
2、任务驱动 明确目标
如何拥有一个自己的电子书包呢?
1)、提出学习任务(一)是在c盘建立“wangyi”文件夹。
师:其实建立文件夹也很简单,我们蚌埠一实小的同学都是计算机高手,我想我们一定能通过自学掌握建立文件夹的方法:如果遇到困难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解决:
A、可以通过老师为大家准备的自学课件学习。
B、可以查阅教材P140~143页。
C、可以和临近的同学商量一下。
D、向老师求助。
好了开始行动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利用各种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2)、自主探究 完成任务
学生根据任务开始实践,教师巡视随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遇到共性的问题请大家停下来集中讲解。
3)、汇报交流 巩固加深:
让能顺利完成任务的同学和全班同学一起交流,讲解文件夹建立及命名的方法。并介绍自己文件夹建立及命名的技巧。教师对学生中存在的共性的问题进行讲解,特别注意:文件夹名处于蓝色并有一个闪动的光标为编辑状态。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学后有一个交流,使学习的内容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同时让没有完任务的同学掌握建立文件夹的方法。
4)、应用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提出任务(二)将“wangyi”文件夹重命名为自己的姓名。
让学生查阅教材P140~143页“金钥匙”
学生自主操作。提倡小组合作,最先完成任务的小组奖励“智慧星”。
[设计意图]: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5)、开心寻宝,自由训练
教师提出任务(三)让学生在d盘指定文件夹内找到“youxi”文件,试玩并为它取个适当的名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3、拓展训练,创新提高
同学们在电脑上给自己安个家。为每个家庭成员建立一个电子书包。
学生离开座位,大组之间互相浏览、交流各自制作的作品,并通过赠送智慧星的方式从中选出自己认为比较好的作品。
展示学生优秀作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也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意识。
4、归纳总结,形成能力
师: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一般只总结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对文件和文件夹了解。教师可点出如下几点:
1、要善于利用各种资源来学习,学会自学。
2、大家可以用这节课学到的方法来管理自己机器中的文件、文件夹,同时要在平时的操作过程中就养成分门别类存储信息的好习惯。
3、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不要随意重命名别人的文件和文件夹。
九、设计理念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思想:
1、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等),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2、教学评价的方式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围绕智慧星既有生生评价、也有小组评价、师生评价,更多是鼓励学生的合作、创新和自主探究意识。
3、有意识地安排了进行鼠标练习的小游戏,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体会到:玩游戏是要有一定的鼠标操作技能作为基础的。
十、板书设计
第26课:认识“文件夹”
文件夹 文件
重命名
4
结束
总结评价,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