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电力系统通信技术复习提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力系统通信技术》复习提纲
第1章 绪论
一、电力系统通信网的特点P4
答:电力系统通信网的特点是高度的可靠性和实时性;用户分散、容量小、网络复杂。
二、电力调度数据网的组成: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P5
答:核心层由国调、6个网调、四川、三峡等9个节点组成;
汇聚层由除四川以外的29个省调节点组成;
接入层由各接入厂站及调度中心业务网组成。
三、电力系统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P6
答:1、电力系统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有:(1)20世纪70年代的电力线载波;(2)80年代的模拟微波90年代的数字微波;(3)目前光纤通信。2、主要特点是光纤通信: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传输容量大、频带宽、传输衰耗小等。
电力系统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可概括为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和个人化。电力系统通信技术大发展时代已经开始。
电力通信技术主要有以下八种
电力系统通信网主要由传输、交换、终端三大部分组成。其中传输与交换部分组成通信网络,传输部分为网络的线,交换设备为网络的节点。
1.电力线载波通信:利用高压输电线作为传输通路的载波通信方式,用于电力系统的调度通信、远动、保护、生产指挥、行政业务通信及各种信息传输。
2.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为载波,以光纤为传输媒介的一种通信方式。
3.微波通信是指利用微波(射频)作载波携带信息,通过无线电波空间进行中继(接力)的通信方式。常用微波通信的频率范围为1~40GHz
4.卫星通信——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来转发无线电波,从而进行两个或多个地面站之间的通信。
5.移动通信——通信的双方中至少有一方是在移动中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
6.现代交换方式有电路交换、分组交换、ATM异步传送模式、帧中继和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技术。
7.现代通信网按功能划分可以分为传输网、支撑网。
8.接入网是由业务节点接口和用户网络接口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如线路设施和传输设施)组成的
第2章 通信基础知识
一、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信息量的表征P13
答:离散消息xi携带的信息量为:
2.模拟/数字通信系统分有效性和可靠性指标P14
(1)模拟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有效性:模拟通信系统的有效性指标用传输频带衡量,不同调制方式需要的频带宽度(简称带宽B)也不同,信号的带宽B越小,占用信道带宽越少,在给定信道时容纳的传输路数越多,有效性越好。
可靠性:模拟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指标用接收端的最终输出信号噪声功率比(简称信噪比S/N或SNR—Signal Noise Ratio) 衡量,不同调制方式在同样信道信噪比下所得到的最终解调输出信噪比也不同,如调频系统的输出信噪比大于调幅系统,故可靠性比调幅系统好,但调频信号所需传输带宽高于调幅。
(2)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有效性: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指标用传输速率衡量,传输速率又分为码元传输速率和信息传输速率。
可靠性:数字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指标用差错概率衡量,差错概率又分为误码率和误信率。
3.传码率和传信率P14
传码率指单位时间能够传送的码元数,单位为波特(Baud)
传信率指单位时间能够传送的平均信息量,单位为bit/s
传码率和传信率的关系:
Rb=RB·log2M 比特/秒,RB =Rb/log2M 波特
二、信道容量与香农公式(现代通信的基础)P15-16
香农公式是现代通信的基础,实际通信系统在保持一定信道容量C时,根据具体情况解决带宽B(有效性)与信噪比S/N(可靠性)的矛盾与统一。
信道容量C指信道中无差错传输信息的最大速率,分为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和离散信道的信道容量。
对于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著名香农公式
式中:S为信号的功率(W);B为信道带宽;S/N为信道信噪比;no为噪声功率谱密度。
关于香农公式三要素。
(1)S/N↑→C↑,N→0,则C→∞;(2)B↑→C↑,但B无限增加时,信道容量趋于定值;(3)信道容量C一定时,带宽B与信噪比S/N可以互换。
2.系统(信道)带宽和信号带宽的不同P20
系统(信道)带宽指系统的传输能力,信道容许的频率范围;而信号带宽指携带信息的信号的频率分布范围。
三、通信中的调制技术
1.区分线性调制和非线性调制P21、P24
(1)线性调制有AM、DSB、SSB和VSB四种方式,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调制前后信号频谱只有位置变化。
已调信号频谱与调制信号频谱呈线性关系。注:是调制前后信号频谱只有位置变化,呈线性搬移关系(不是线性变换)。
(2)非线性特制又称角度调制,包含调频FM和调相PM两种,实际中FM方式最为常用。
已调信号频谱与调制信号频谱没有线性关系。
2.AM幅度调制的包络检波不失真条件P21
答:,要求,称为包络检波不失真条件
3.残留边带调制的残留边带滤波器的特性P24
答:残留边带滤波器:在载频处互补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