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调试与维修讲义3..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5章 数控机床的控制
5. 数控机床的控制
5.1数控系统(机床)中的PLC/PMC及其工作原理
5.1.1数控系统中的PLC/PMC形式
数控系统中的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MC(可编程机床控制器)有两种存在形式:
·独立型:硬件、软件与NC(数控装置)完全分离,独立存在于数控系统中
·嵌入型:硬件上一般采用I/O板插件的方式,CPU及软件与NC融合
5.1.2数控系统中PLC/PMC的工作原理
数控系统中的PLC/PMC的工作原理与工业控制中独立型PLC的工作原理大同小异,都是采用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不同的是其用户程序结构稍有不同,如FANUC和MITSUBISHI数控系统中的PMC/PLC的用户程序采用分级与分割的形式,而SIEMENS数控系统中的PLC采用的是子程序结构形式。用户程序的分级根据处理对象的紧急情况划分,下面以FANUC-0系统为例进行介绍。
5.1.3 FANUC-0系统PMC-L/M型
(1)PMC-L/M规格
PMC型号
PMC规格 PMC-L PMC-M
[PMC-M(MMC)] 备 注 编程方式 助记符号语言 助记符号语言 编程使用P-G 程序级数 2 3 第一级执行周期 16ms 16ms/8ms
[8ms固定] 在PMC-M中可选 基本指令的平均处理时间 6μs/步 2μs/步 程序容量 约3000步/5000步 约3000步/约5000步
/约8000步/约12000步 PMC-L有2种容量,PMC-M和PMC-M(MMC)有4种容量 基本指令数 12 12 功能指令数 34 35 内部继电器 400字节,与保持型存储器共用 696字节(400字节与保持型存储器共用) 保持型存储器 400字节,与内部继电器共用 400字节,与内部继电器共用 保持型继电器 在保持型存储器区域内可任意使用 同左 可变定时器 同上(5字节/个) 同左 计数器 同上(5字节/个) 同左 数据表 在保持型存储器区域内可任意使用 同左 固定定时器 使用内部继电器区域400字节(3字节/个) 同左 一个固定定时器使用内部继电器的3个字节 最大输入点数 104 208 最大输出点数 72 144 (2)顺序程序(PMC用户程序)
·顺序程序:顺序控制机床等机械的程序
·执行程序:CPU每次高速读出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并进行运算处理。
·PMC执行顺序程序的过程
·顺序程序的构成与执行过程
PMC采用两级程序结构。第1级程序每8ms/16ms执行一次,第2级程序以8ms/16ms为周期自动进行分割,若被分割为n节时,则第二级程序每(8/16)×n ms执行一次,即整个程序的运行时间为(8/16)×n ms。采用计算机编程时,编程结束后画面上显示一个循环所用的时间,或者在P-G画面上显示。
为了缩短整个程序的处理时间,第1级程序尽可能短,且用于处理紧急情况。程序结构如下图所示:
执行顺序:
·顺序程序的处理时间
顺序程序的处理时间为第2级程序的分割数n×(16/8)ms。
分割数n的计算:
(n为整数,小数点以下舍去)
(HT)为第1级程序的执行时间
(HT)={(基本指令步数)+(功能指令等价的基本指令总步数)}×t
t=30μs(PMC-L,K型)
t=6μs(PMC-M型)
(LT)为第2级程序的执行时间
(LT={(基本指令步数)+(功能指令等价的基本指令总步数)}×t
t同上。
在第2级顺序程序部分的执行时间中,需要包括END1的执行时间常数(97)。
(3)PMC I/O信号
· 输入信号处理
(1)来自CNC侧的输入信号存放于CNC的输入存储器,每隔16/8ms传送至PMC。
第一级程序直接引用这些信号的状态,执行相应的处理。
(2)来自机床的输入信号(DI/DO卡)传送至输入信号存储器(PMC)。
第一级程序中处理的信号取自此存储器
(3)每隔2ms(8ms情况)扫描和存储机床侧的输入信号,输入信号存储器的信号
状态与第1级程序中的信号状态同步。
(4)第2级程序处理第2级同步输入信号,此时第2级程序同步输入信号存储器
中的信号状态保持不变。
第1级程序引用输入信号存储器和CNC侧输入存储器中的信号;第2级程序引用第2级程序同步输入信号存储器的信号,这些处理由PMC系统软件实现。
· 输出信号处理
每隔16/8ms由PMC传送输出信号至CNC的输出存储器
PMC将输出信号通过DI/DO传送至机床侧
外置I/O卡的输出信号存储器由PMC程序设定,其信号每隔2ms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