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胶体的质及其应用.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定义: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 nm~ 100 nm之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 2. Fe(OH)3胶体的制备 a.操作步骤 b.反应方程式 c.注意事项 用蒸馏水,不能用自来水。 用饱和FeCl3溶液。 蒸馏水加热至沸腾。 3.性质 (1)丁达尔效应 (2)布朗运动 (3)电泳现象 (4)胶体的聚沉 1、丁达尔现象 光束通过溶液和胶体时的现象 * * 三、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鉴别 能否透过半透膜 能否透过滤纸 稳定性 外观 实例 分散质粒子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胶体 浊液 溶液 分散系 <10-9m >10-7m 10-9~10-7m 单个小分子或离子 酒精、氯化钠溶液 均一、透明 稳定 能 能 无丁达尔效应 静置分层 丁达尔效应 不能 不能 不稳定 不均一、不透明 石灰乳、油水 巨大数目分子 集合体 许多分子集合 体或高分子 淀粉溶胶、牛奶 均一、透明 较稳定 能 不能 ——光学性质 定义:当一束强光透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现象。 用这种方法可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溶液 胶体 CuSO4溶液 Fe(OH)3胶体 (1)、溶液:溶液分散质微粒太小,入射光发生衍射,散射很微弱,观察不到丁达尔现象。 (2)、胶体: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入射光波长,发生光的散射,每个微粒好像一个发光体,无数发光体散射结果就形成了光的通路——丁达尔现象。 (3)、浊液:浊液分散质微粒太大,大于入射光波长很多倍,发生光的反射而无散射,故光线不能通过。 丁达尔现象的成因——光的散射 2、布朗运动 ——动力学性质 (1)、定义:在胶体溶液里,胶粒永不停息地进行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叫布朗运动。 布朗运动是使该胶体微粒保持悬浮状态,并不容易沉降,这是胶体稳定的原因之一。 因此:颗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 布朗运动并不是胶体特有的性质。 (2)、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 ①水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热运动; ②胶体颗粒大,表面积大且不规则,在同一时刻不同方向受力不同。 (3)、布朗运动的特征: ①无规则; ②永不停息。 注意: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热运动,而是分子外在 运动的体现。 Flash演示 (1)、定义:在外加电场作用下, 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 (阴极或阳极) 作定向移动的现象, 叫做电泳 3、 电泳现象——电学性质 Flash演示 (2)、原因:胶体微粒带同种电荷,当胶粒带正电荷时向阴极运动,当胶粒带负电荷时向阳极运动。 应用:①静电除尘;②电泳电镀,利用电泳将油漆、乳胶、橡胶等粒子均匀地沉积在镀件上。 胶体的胶粒有的带电,有电泳现象;有的不带电,没有电泳现象。 胶粒带电,但整个胶体分散系是呈电中性的。 (3)、重要胶粒带电的一般规律: 胶粒带同种电荷,相互间产生排斥作用,不易结合成更大的沉淀微粒,这是胶体具有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金属硫化物(如Sb2S3) 非金属硫化物(如As2S3) 非金属氧化物(如SiO2泥沙) 硅酸盐(土壤和水泥) 金属氢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带负电荷胶粒 带正电荷胶粒 4、胶体的聚沉——热力学性质 要使胶体凝聚成沉淀,就要减少或消除胶体微粒表面吸附的电荷,使之减弱或失去电性排斥力作用,从而使胶粒在运动中碰撞结合成更大的颗粒。 问1:胶体为什么能够稳定存在? 胶粒带电、布朗运动 问2:如何破坏胶体的稳定状态? (1)、定义:使胶体微粒凝聚成更大的颗粒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的过程叫胶体的聚沉。 (1)加热 温度升高,胶粒的吸附能力减弱,减少了胶粒所吸引的阴离子或阳离子数量,胶粒所带的电荷数减少,胶粒间的斥力作用减弱,使得胶粒在碰撞时容易结合成大颗粒,形成沉淀或凝胶。 实例:淀粉溶液加热后凝聚成了浆糊凝胶,蛋清加热后凝聚成了白色胶状物(同时发生变性)。 (2)、胶体聚沉的方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