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22-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课件(旧人教版)》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一)分散系 1、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微粒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物叫分散系 2、分类: 分散质 分散剂 组成 分散系 分子、离子分散系 —— 溶液分散质粒子小于1 nm 粗分散系 —— 悬浊液与乳浊液分散质粒子大于100nm胶体分散系分散质粒子在1nm--100nm之间 (二)胶体的制备与净化 1、胶体的制备 (1)分散法: (2)凝聚法: 将分散质固体碾磨成胶粒大小加入到分散剂中的方法 利用化学反应(复分解、水解、氧化还原等反应)所生成的难溶物凝聚成胶粒而制得胶体的方法 1、利用水解反应制备Fe(OH)3 胶体 将饱和FeCl3 溶液滴加到沸水中 FeCl3 + 3H2O == Fe(OH)3(胶体) + 3HCl 实 验 △ (黄棕色溶液) (红褐色、澄清、透明的液体) 2、利用复分解反应制备AgI 胶体 AgNO3 + KI == AgI(胶体) + KNO3 (浅黄色、澄清、透明的液体) 注: AgNO3 、 KI 溶液的浓度均为0.01mol/L (三)胶体的净化 —— 渗析 〈半透膜〉 对半透膜有个形象的概念 〈实验一〉 只允许小的离子和小的分子通过的膜小于1 nm 胶体不能通过半透膜但可以通过滤纸大于1 nm小于100nm 胶体微粒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 把淀粉胶体和NaCl溶液 混合成液体,加入用半 透膜制成的袋内,将此 袋浸入蒸馏水中。一段 时间后,用两支试管各 取烧杯中的液体,向其 中一支试管里滴加少量 AgNO3溶液,向另一支试 管里滴加少量碘水,观 察有什么变化发生。 学生实验 现象: 加入AgNO3溶液的试管里出现白色沉淀。 结论: 原因: 半透膜的口径只允许较小的分子和离子透过。 微粒具有扩散功能,Cl-能透过半透膜扩散到蒸馏水里去,淀粉不能透过半透膜。 加入碘水的试管无变化。 淀粉胶体 和NaCl溶 液于半透 膜内 蒸镏水 (四)胶体的分类 1、按分散剂状态不同,胶体分为三类 气溶胶(溶胶) 如:云、烟、雾等 液溶胶 如 :Fe(OH)3 胶体、AgI胶体等 固溶胶 如:有色玻璃等 2、按胶粒(分散质微粒)不同,胶体分为两类 粒子胶体: 胶粒由许多小分子聚积而成 如: Fe(OH)3 胶体 分子胶体: 胶粒为单个的大分子 如: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等 浊液、胶体、溶液的区别: 能否透过半透膜 能否透过滤纸 稳定性 外 观 特 点 分散质粒子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浊 液 胶 体 溶 液 分散系 <1nm 1nm~100nm >100nm 离子或分子 许多分子集合体或高分子 巨大数目分子集合体 均一、透明 均一、透明 不均一、不透明 稳定 较稳定 不稳定 能 能 不能 能 不能 不能 五、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效应: 光束通过胶体,形成光亮的“通路”的现象,叫丁达尔效应。 注意:它是胶体特有的性质,可用来鉴别胶体和 其他分散系。 2、布朗运动: 胶体分散质粒子作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叫布朗运动。 3、电泳现象: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阴极或者阳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 胶体粒子带电荷。一般来说: 带正电荷: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 Fe(OH)3 胶体, Al(OH)3胶体 带负电荷: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 硅酸胶体,硫化砷胶体 试叙述Fe(OH)3 胶体在外加直流电条件下,为什么阴极的颜色加深,阳极颜色变浅? 产生原因: 将饱和氯化铁溶液 滴入沸水中制得的 溶液与硫酸铜溶液 比较,并用光束射 向两杯液体。 实 验 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得的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性质不同。 1、入射光发生衍射,散射很微弱。 2、入射光发生散射,每个微粒好象一个发光体,无数发光体散射结果形成光的通路。 3、入射光发生反射而无散射,光线不能通过。 分散质微粒太小 分散质微粒太大。 分散质微粒小于入射光波长 结论 原因分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