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解读.ppt

发布:2016-11-04约2.67千字共3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分散系及其分类 胶体的性质 回忆 回忆 2、溶液和浊液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分散系 1、概念: 分散系的分类 1)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分: 2)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 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胶体与溶液的区别: 胶体的分离提纯--渗析 实验示意图 几种分散质的对比 胶体的性质 胶体的应用?: 1、农业:土壤的保肥作用。土壤里许多物质如粘土,腐殖质等常以胶体形式存在。 例如:已知土壤胶粒带负电,在土壤里施用含氮量相等的下列肥料,肥效较差的是( ) A.(NH4)2SO4 B.NH4HCO3 C.NH4NO3 D.NH4Cl 2、医疗:血液透析,血清纸上电泳,利用电泳分离各种和蛋白质。 4、自然:江河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其形成原理是海水中的电解质使江河泥沙所形成胶体发生聚沉。 5、工业生产:制有色玻璃(固溶胶);冶金工业利用电泳原理选矿;静电除尘等 6、制备纳米材料 解释下列问题: 1、为何两种不同品牌的墨水不要混用?为什么墨水不能暴晒? 2 实验时,手不慎被玻璃划破,可从急救箱中取氯化鉄溶液应急止血,其原因是什么?换成硫酸铜溶液,是否可以? * * 1、初中时我们已学习过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有关知识,下面请同学回忆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 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悬浊液:物质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 乳浊液:物质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 不同点 浊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 不均一、不稳定 溶液:均一、稳定 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 以固体小颗粒或小液滴的形式 相同点:都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物。这些混合物都叫做分散系。 2、分散系分为两部分: 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微粒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 形成的混合物。 分散质和分散剂。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剂:容纳分散质的物质。 固体 固体 液体 固体 气体 固体 固体 液体 液体 液体 气体 液体 固体 气体 液体 气体 气体 气体 举例 分散剂 分散质 空气,其他混合气体 气水,盐酸 海绵、泡沫塑料 雾 稀硫酸、酒精溶液 珍珠,溶解了水的碳酸钙 烟 食盐溶液 有色玻璃,玻璃中加入 AgI或Cu2O 固体小颗粒或小液滴 分子或离子 分散质粒子 泥浆水、油水 不稳定,不均一 100nm 浊液 食盐溶液 稳定,均一 1nm 溶液 实例 主要特征 分散质粒子大小 分散系 分散质粒子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就叫做胶体。 1~100nm 胶体 大分子或分 子聚集体 较稳定,均一 牛奶、豆 浆、血液 Fe(OH)3 胶体、墨水 淀粉胶体、蛋白质胶体、血液 雾、云、烟 有色玻璃 Fe(OH)3 胶体 牛奶 肥皂水 稀豆浆 血液、墨汁 胶体的分类 有色玻璃 注意事项:A、不能用自来水应用蒸馏水。 B、要用饱和FeCl3 溶液 C、不能过度加热 D、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成的胶体不加沉淀符号“↓” FeCl3+3H2O Fe(OH)3+3HCl 加热 CuSO4溶液        Fe(OH)3胶体 丁达尔效应:光束通过胶体时出现一条明亮的光路的 现象。(用来鉴别溶液和胶体的物理方法) 原因:胶粒直径大小与光的波长相近,胶粒对光有散射作用;而溶液分散质的粒子太小,不发生散射。 自然界的丁达尔现象 放电影时放影室射到银幕上的光柱 如果自然中没有丁达尔效应? 将Fe(OH)3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没得到滤渣,滤液还是红褐色。 在滤纸上得到泥沙,滤液 澄清、透明。 胶体与浊液的区别: 泥水 Fe(OH)3胶体 过滤后的现象 渗析:利用半透膜把胶体中混有的离子或分子从胶体 溶液里分离出来。 半透膜:指一类可以让小分子物质(离子)透过而大分 子物质不能通过的多孔性薄膜。由鸡蛋壳膜或 羊皮纸、胶棉薄膜、玻璃纸、动物肠衣膜等。 原理: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中的分子 和离子能透过半透膜。 相当于滤纸 相当于半透膜 静置分层 有丁达尔现象 无丁达尔现象 鉴别 不能 不能 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 不能 能 能 能否透过滤纸 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