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篇管理资讯系统之商业支援决策.ppt

发布:2017-03-20约1.08万字共8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篇 管理資訊系統之商業支援決策 綱 要 學習目標 企業新世紀的挑戰 企業電子化 電子商務現況與發展 企業整體競爭力的提昇 結語 學習目標 認清E 化的趨勢與走向 說明企業電子化的過程 學習電子商務在企業經營的助益 運用電子化與電子商務來強化競爭力 3-1. 企業新世紀的挑戰 經營型態的轉變 工業社會「量」的優勢 資訊社會「質」的優勢 電腦化與網路化的盛行 競爭的白熱化 新世紀的四大新興趨勢 3-1-1. 全球化的潮流 全球化對經濟的影響 經濟層面一致化的壓力 全球經濟連動性之增加 經營規模擴大 經濟體質的差異性 3-1-1. 全球化的潮流 企業的因應方式 國際化:國際化程度將決定企業的成敗 科技化:採取最新技術成為企業生存的 不二法門 網路化:網路具備的特質如下 多元性資訊與經驗, 可降低營運不確定性 整合網路資源可使企業的經營更為有效率 企業運用網路更能擴大國際行銷能力 3-1-2. 經濟型態的轉變 社會經濟型態可區分為幾個階段: 原始經濟 農業經濟 工業經濟 知識經濟 3-1-2. 經濟型態的轉變 3-1-3. 企業組織的變革 企業組織架構形成需考量以下要素: 任務的變異性 決策階層的多寡 成員的自主性 3-1-3. 企業組織的變革 知識經濟時代下的企業轉型策略 優勢轉型 企業或個人於經營巔峰時, 透過主要或次要的競爭優勢, 達成漸進轉型、前瞻趨勢的目的 劣勢轉型 企業或個人於經營困境時, 必須重新設定主要與次要的競爭優勢, 並積極培訓企業或個人的核心領域專長, 才能開始進行企業轉型工程 3-1-3. 企業組織的變革 新型企業組織需朝幾個方向邁進: 組織扁平化 分權及彈性化 工作小組的團體合作 3-1-4.新的企業型態誕生 全球化的潮流、經濟型態的轉變以及企業組織的變革, 創造出現代社會中全新的企業型態-電子化企業 3-1-3. 企業組織的變革 電子化企業的特色可從幾方面定義: 營運管理關係的數位化 核心企業流程的網路化 企業資產管理的科學化 外在環境反應的即時化 3-1-3. 企業組織的變革 電子化企業發揮組織最大的競爭潛力, 需注意以下幾點: 產業組織的調整 國際性企業的發展 OEM 生產方式 創新能力的增強 3-2. 企業電子化 企業間電子商務在Internet的演進階段中,所扮演的角色 EDI Over Internet (EOI) 導入B2B EC 企業軟體物件導入電子商務應用開發 分散式物件導向電子商務應用 3-2-1.電子化概念 E-Business 一般稱為「電子化企業」, 目的是轉化企業經營並改進業務與作業流程, 進而改變商業交易模式。 「電子化企業」談的是關於企業如何運用資訊及網路的技術來改善企業核心、商業流程、提昇運作效益並擴展商機、擴大企業的版圖。 3-2-1.電子化概念 企業電子化的基本觀念 電子化企業 電子商務 E 化層面 3-2-1.電子化概念 電子化企業為未來數位經濟環境中的基本經濟單位, 企業因應電子商務所帶來的衝擊, 必須預作準備進行體質的改造活動, 充分運用資訊及通訊科技 對內-健全企業管理機能間資訊流之傳遞及暢通 對外-便利合作夥伴間及顧客之商流、資訊流、物流與金流之自動化與數位化 3-2-1.電子化概念 電子企業的主要應用範圍係涵蓋了企業與企業間透過 企業內網路(Intranet) 企業外網路(Extranet) 網際網路(Internet) 將重要企業情報與知識系統與其供應商、經銷商、客戶、內部員工及相關合作夥伴緊密結合。 3-2-1.電子化概念 電子企業運用網路技術, 改變原有企業流程, 技術應用範圍包括: 企業流程再造(BPR) 客戶關係管理(CRM) 供應鏈管理(SCM) 知識管理(KM) 企業智慧(BI) 3-2-1.電子化概念 企業電子化社群的形成, 必須從以下四個層次同時進行 國家層次 社會層次 產業層次 企業層次 3-2-2. 政府推動電子化的措施 民國70 年起, 政府即積極推動多項產業自動化計畫, 以因應電子化的潮流 產業自動化服務團十年計畫 產業自動化十年計畫 當時引進電子資料交換觀念與技術 通關自動化的關貿網路 金融銀行的FEDI 網路 3-2-2. 政府推動電子化的措施 民國81年起, 大力推動商業自動化, 從普及商品條碼、建置商品資料庫、加值網路與物流技術之研發及推廣應用, 期使商業交易活動能省力化、精人化、效率化, 以降低通路成本、提升產業的競爭力。 3-2-2. 政府推動電子化的措施 民國86 年度起,協助產業界利用新興的行銷通路 推動「電子商業計畫」 組織「電子商業協盟」 推動「商業快速回應先導系統計畫」 藉由產業供應鏈間上、中、下游貿易夥伴間的合作,共同建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