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森林保险发展探析.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森林保险是国家从宏观经济利益出发,为森林产业实施保护政策而开办的保险,其所具有的准公共物品、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等特点,决定了只能实行政策性森林保险。 政策性森林保险是政府提供保费补贴,保险公司不以营利为目的,对森林和林木及其产品进行的保险[1],投保的可以是国有林业生产单位、集体所有制合作林场、林业股份制企业以及林业专业户、重点户等。 政策性森林保险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降低林业生产者的风险,增强林业生产者抵御风险能力的一项措施。 贵州省政策性森林保险的推行时间较晚,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拟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抛砖引玉。 一、贵州省政策性森林保险的必要性贵州省有较为丰富的森林资源,截至2016年底,全省林地面积达到880万公顷132亿亩,全省森林面积达到86322万公顷129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2,森林蓄积为401亿立方米。 贵州省的森林面积虽占地较广,易进行林业生产,但是在林业生产过程中会面临干旱、冰雹、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并且生态承载力低、生态环境脆弱[2],急切需要保险作为规避风险的方式。 通过分散自然灾害对林业生产的风险,森林保险已成为提高林业生产抵御风险能力的有效措施。 森林保险可以保护林农的利益,使林农通过森林保险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从而弥补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使之迅速恢复生产,贵州省政策性森林保险业务的开展为促进林农民增收提供支持。 例如,2015年黔西南州的保险机构结合评估给林农造成的损失进行理赔,已理赔资金1432万元,贵州省2016年保险公司向林农赔偿1730万元。 林农获得的赔偿可以用于其他农业生产活动,从而为其增加收入。 二、贵州省政策性森林保险发展的现状第一,贵州省政策性森林保险发展的情况简介。 从2013年开始,贵州省全面推行政策性森林保险,主要险种是火灾保险,以承保公益林、商品林为主,其后逐步扩大到经果林。 贵州省政策性森林保险每亩保额为500~1000元,林木火灾险保险费率不超过2‰,综合险保险费率不超过3‰。 公益林保费全部由各级财政补贴;商品林保费各级财政补贴80,投保人承担20。 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及省属林场统一实施林木综合保险。 林农购买综合险,商品林一亩每年最多只需交06元保费,在保险期内,因自然灾害导致被保险林木受损的,根据受损程度可获承保单位500~1000元的赔偿[3]。 2013年贵州省政策性森林保险投保面积7173万亩,保费达17亿元;2016年全省森林投保面积5500万亩,保费达16亿元。 第二,贵州省政策性森林保险的运行。 贵州省政策性森林保险政策性较强,利益主体之间的关联性强,需要政府与其他利益主体的配合,因此需要按照政府引导为主、林业生产者自愿参保、保险承办机构负责的原则,采用兼顾林农缴费能力、财政补贴能力、承保主体风险承受能力和低保额、低保费、保成本的运行模式。 县财政部门负责本级财政负担的保费补贴资金的收缴、分配、结算等管理工作;林业部门组织对灾害防控,协助保险公司做好事前的保险风险评估及灾后查勘定损和宣传引导工作,协同组织相关生产经营者投保;保险公司对承保、理赔服务和普及保险知识等需要加大投入力度[4]。 如黔西南州2017—2018年度政策性森林保险工作由州林业局牵头负责,州财政局、州政府金融办配合,州平安保险、州人寿财险、州人保财险、州太平洋财险、国元农险5家公司具体组织实施,共同做好政策性森林保险业务工作。 第三,贵州省政策性森林保险的赔付情况。 2014年1月31日,毕节市七星关区阴底乡箐口村野鸡林场发生重大森林火灾,人保财险贵州毕节分公司支付赔款80万元;2014年,安顺市森林保险赔偿金额元;2015年1月27日,桐梓县林业局和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为桐梓县柏箐自然保护区支付森林保险理赔金69万元;2016年贵州省森林保险的保险赔偿金额为1730万元。 以上数据虽不能完整反映全省政策性森林保险的赔付情况,但说明了森林保险的赔付处于稳步发展阶段,体现了各保险公司对森林保险赔付的较高积极性。 三、贵州省政策性森林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存在的问题。 1林农参保主动性不高。 2013年,关岭县政策性森林保险投保面积共计764万亩,其中商品林06万亩,公益林758万亩;2013—2014年,安顺共投保森林面亩,其中公益林面积433451222万亩,商品林5083019万亩;2016年湄潭县公益林投保面积为122008047万亩,商品林投保面积亩;2017年,松桃县投保的森林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