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为什么要读散文.docx

发布:2020-12-14约1.78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为什么要读散文 为什么读散文 陈冬平 散文在我国历史悠久 , 佳作浩繁。中国传统文学样式中 , 诗歌与散文就是最发达、 最成熟的。就散文而言 , 从先秦到明清到如今 , 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 , 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 , 名家辈出 , 佳作甚巨。 散文与生活息息相关 , 真实具体。诗歌重 “抒情 ”,小说就是 “虚构”,戏剧讲 “表演 ”。唯有散文 , 写真实的生活 , 写真实的人与事 。有生活的本来面目 , 容易引起读者的关切与兴趣。真实 , 吸引人。本色 , 打动人。 散文篇幅长短适宜 , 适合阅读。传统意义上的散文 , 篇幅不会太长。当然 , 现在也有几千字上万字的长篇散文了。就个人阅读而言 , 传统意义上的散文 , 不会有时间上的紧张与心理上的压力。对于学生来说 , 散文作品比较适合课内、课外阅读。 我喜欢散文。 喜欢《论语》中 , 曾皙用形象的方法描绘的礼乐治下的图景 : “莫 春者 , 春服既成 , 冠者五六人 , 童子六七人 , 浴乎沂 , 风乎舞雩 , 咏而归。 ”喜欢《战国策》里 , 善用寓言说道理、作例证 , 具体形象 , 生动有趣。让人通过浅显易懂的寓言故事 , 轻松领悟与体会深奥的道理。 喜欢唐宋古文家们以个性文字构筑的特征鲜明的情感天地与为 文风格 : 精炼、简短、朴素、温情。喜欢 韩愈 “董生举进士 , 连不得志 为什么要读散文 于有司 , 怀抱利器 , 郁郁适兹土 ”的悲慨 , 喜欢柳宗元 “四面竹树环合 , 寂寥无人 , 凄神寒骨 , 悄怆幽邃 ”的冷峻 ; 喜欢欧阳修 “醉翁之意不在 , 在乎山水之间也 ”的率真 , 喜欢苏东坡 “相与枕藉乎舟中 , 不知东方之既白 ”的放达。 在韩柳欧苏的文字里 , 我们读到的就是古代散文家们对世事人情的明澈见地 , 对自然景观的热情呼应 ; 对外部环境的清晰摹写 , 对内心世界的细微体察。她们 , 怀悲悯心 , 有淡然意 。大至家国情怀 , 小到喜怒忧乐 , 在她们静如小溪流淌的文字中 , 慢慢弥散开来。这一条条清澈的溪流 , 时有天光云影徘徊。小溪不疾不徐 , 缓缓流淌。 归有光与张岱 , 就是我喜欢的两位明代散文家。归公曾有言 : 余谓文章 , 天地之元气。 得之者 , 其气直与天地同流。 她的散文名篇 《项脊轩志》 , 描写生活细节、 平凡场景 , 生动传神地表现自己的情感。 对祖母、母亲与妻子的忆念 , 文字简约 , 话语朴实 , 真情毕现 , 沉痛无比 , 读后令人 “长号不自禁 ”。清人王锡爵评论归有光的文章 “无意于感人 , 而欢愉惨恻之思 , 溢于言语之外 ”。 张岱写往日西湖 , 梦中美景。 “如洪水淹浸 , 百无一存矣 ”。“旧役小傒, 今已白头 , 梦中仍就是总角 ”,以清淡天真之笔 , 写国破家亡之 , 寓情于境 , 意趣深远。她的《湖心亭瞧雪》 , 用语朴素、平实 , 冷峻中蕴含深情。她的文字如同她的志趣、情怀 , 雪一样洁白 , 纯真。 现代散文家中 , 我比较喜欢梁实秋、汪曾祺与杨绛。梁实秋的散文, 朴实中带有幽默 , 读来不时令人莞尔。她对世故人情的刻画入木三 为什么要读散文 , 略带文言句法的文字 , 让人体会到简洁、 朴素的力量。她的长篇散文《槐园梦忆》 , 对故妻程季淑女士的追怀 , 深情力透纸背。 汪曾祺的散文 , 淳朴 , 干净 , 讲究章法 , 讲究句子节奏 , 遣词造句干净利落 , 从不敷衍铺陈。最爱读她的写人的文章 , 不论写名人 , 还就是写普通人 , 她都能用简短的文字 , 准确、活泼地写出人物个性与特点 , 读后令人难忘。 杨绛先生的《干校六记》 , 以清峻的笔调写不堪回首的往事 , 痛 苦经历却平静出之 , 没有夸张的情绪发泄 , 有的只就是一个有良知的 知识分子对过去一段人所共知岁月的平静回忆。 文字平实 , 温与 , 清峻 , 深深打动人心。 “一语天然万古新 , 豪华落尽见真淳 ”。从先秦散文家到 “唐宋八大家”,从明代 “古文家 ”, 到现代散文家 , 一脉相承的 , 就是一个 “真”字。人真 , 情真 , 文字真 , 散文大家们对人生、对社会有深刻认识 , 她们简洁朴素的文字 , 天真率性的情感 , 无须修饰 , 不用包装 , 豪华落尽 , 真淳始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