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3、设计依据《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试行稿)》-企业生产实际教学.doc

发布:2017-06-04约6.43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杭州金渡花园景观设计”企业生产案例说明 1、案例名称:杭州金渡花园景观设计(案例库编号:Q-JL-03) 2、案例来源:宁波市花园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提供 4、案例描述:这是一个居住小区景观设计方案说明。 5、案例分析: 金渡花园位于杭州余杭区金家渡行政村内。境内原有一渡口,俗称金家渡,金渡花园以此得名,金渡花园蕴涵了源远流长的水文化。 余杭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境内的距今5300-4000年前的良渚文化遗址群已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最具规模和水平的代表,现今在余杭境内保存了许多遗址和文物,金渡花园依托于中华五千年文化,又紧邻杭州市区,璀璨的良渚文化,千年历史的积淀和现代文明的交融结合,使该地块成为名副其实的“天堂门户,风水宝地”。 从自然生态上来看,余杭是杭嘉湖平原和浙西丘陵山地的过度地带,丘陵山地层峦叠嶂,冲积平原塘漾棋布。地区本身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赋予了金渡花园的景观多变化的可能性。 本项目的景观设计概念正是脱胎于中华五千年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交会,运用现代的造景手法,设计语言和造景元素,营造一个蓬勃发展的金渡花园。 以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基地景观设计,并在土地使用现状上提炼发展,通过步行开放空间将一系列的主题绿地和休闲空间衔接,景观将分别从以下不同特征的区域中体现出来,并同时反映出规划中的基地建筑和土地使用。 自然溪流公园、开放式公园、装饰性公园、现代城市花园 金渡花园三面环水,构成了自然的溪流公园。小区紧环水面的街区因其朝向水面,故构成了开放式公园。继续推进,小区其余街区围绕现代城市花园——澳韵大道步行街,形成装饰性花园。景观层次分明,逐步推进,并以主要景观轴线连接实现自然过渡。 在社区边缘的景观特征被定位为贴近自然的元素,比如茂密的树林和起伏的草坡,而在社区中心的主要商业街,景观特征则是定位为都市化和具有现代感的,这些各有特色的景观区域,为居民提供了无与伦比的享受生活的环境。 步行街的设计反映了现代城市特征。包括使用一系列装饰性水景,通过不同的手法,进行了从不规则—自然式到规则—文化内涵式的序列处理,主要步行街步道采用了都市化的人行道路系统,中心以自然水景和开放空间系统相连,从而将基地主要南北向开放空间连接起来。 这个主要空间的灵感来源于世界闻名的商业休闲步行街: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皇后大街和伯克大街,这些动态的城市景观为居民提供了公共交流及休闲享受的场所和舞台。 把中部的澳韵大道步行街和穿越小区的城市商业街道作为开发的中心点,在和谐活泼的气氛中为居民提供了一个购物、餐饮和娱乐的综合空间,提供有咖啡厅和露天餐饮区、娱乐游泳池、露天剧场等等。澳韵大道步行街以劈地广场为中心广场(“开天广场”和“劈地广场”取意自余杭作为良渚文化的发祥地,其经历的历史沧桑和身后的文化积淀),由喷泉、叠水、矮墙、戏水雕塑构成了此地景观,沿着步行街,自中部往西侧,经过半规则式的劈地广场逐渐过渡到自然溪流公园的余杭之音(三),往东侧,经过梦幻烟波逐渐过渡到自然溪流公园的惊鹭亭,平台式草坪和惊鹭亭隔着天然湖遥相呼应,已经是乡村的景致了。 梦幻烟波是步行街的入口广场,它的南北轴线是一条仅次于澳韵大道步行街的景观视轴,景观视轴为中轴对称分布的林荫大道,结点是规则式水景和河滨广场。自北向南,是一带自然弯曲的溪流,我们取名流觞,名字来源为古代的“曲水流觞”,意指“流觞”纯净甘河,尽显自然风情。同时,“流觞”造型活泼,打破中轴对称的呆板,使景观视轴丰富多采,花样迭出。 沿着自然溪流公园,实步移景异,水有曲处幽处,秋日里秋高气爽,“天鹅浦”处“层林尽染”,夏日,“阳光草滩”光影变幻交织,“晴空海蜃”处如入仙境,乐不归家。 园林中,水为血脉,山为筋骨,草木为毛发,发华而精神。金渡花园的植物造景富有特色,春时,“杏花春雨”,好不妖娆,喧闹的杏花,连绵的江南绸丝,仿佛来到了响野山庄,野趣十足,返璞归真,东部的“梧竹幽处”,繁茂的梧桐和翠绿的修竹,一个健硕,一个袅婷,交相辉映,就如一幅水墨画,画意盎然,“梧竹幽处”自然连接了“碧水妙音”与“翠亭聆雨”。翠亭建在了开放式公园的溪水边,而“碧水妙音”位于天然溪流公园,“梧竹幽处”顺利的实现了开放式公园与天然溪流公园的过渡,正是在许多类似的小细节中,全园实现了规则到自然,自然到规则的顺利过渡,虽有认作,宛自天开。 社区邻里公园的景观设计与居住建筑的建筑形式相呼应。每一个邻里公园设有不同的活动空间,从供家庭使用的开放自由式野餐区到私密性的可供小型活动的游憩空间。同时,每一个邻里公园在统一的景观基调的前提下,具有各自不同的空间特性,一系列与居民生活相关的设施也巧妙的结合于景观绿化之中。 金渡花园的每一个小花园均各有景可赏,并不尽相同,以水为脉络,携亭洲阁轩,奇石清流,佳木易会,形成各具特色的庭院。园中有园,景中有景,令人留连往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