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干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几点认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干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几点认识 摘要: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应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关键词:实践;阅读;拓展;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393-02
做为一名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对课程改革应该具有极强的敏感性,对针对学科的课程改革应该具有迅速的反应能力。细细翻阅国家中长期课程改革与发展纲要,认真品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进一步体会课程课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学习方式的转变,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尤其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核心的任务。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最终目标是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学生在学校里的生存条件,改变培养出来的人能够比传统方式培养出来的更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新课程追求的是: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应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基于上述的理论基础,我梳理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大胆的尝?,发现自己的课堂有很大的改造空间,还没有大胆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还不能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人,对教材的把握更多地把目光聚焦到知识点的掌握上,而对能力的培养则淡化了很多。目光的狭隘严重阻碍了学生了发展,更加封闭了自己进步的空间。因此,改造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势在必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语文教学课堂
1.用新课堂教学模式改造语文教学课堂
结合我县大力推广的四步探究教学法课堂教学操作指导流程:阅读质疑、自主探究-多元互动、合作探究-训练检测、目标探究-迁移运用、拓展探究。大胆地运用到我的课堂教学中。四步探究教学法推广初期,谁都不敢上第一节示范课,不敢打破自己的教学常规,经过我认真研究四步探究教学法的内涵,精心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尊重他们已有的知识体验,我拿出了自己的也是我县的第一节四步探究教学法研讨课――《触摸春天》。虽然那节课还不算成熟,但是课堂上我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充分尊重学生的发言,以及对教材个性化的认识,课后获得了听课者的一致好评,最重要的是课后在与学生交流中,我欣喜地发现,孩子们非常喜欢这样上课,充分尊重他们,让他们自己在质疑解疑中过完快乐的40分钟。从此课堂上孩子们的状态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最重的是,学习的积极性、学什么不学什么,怎么学,完全由学生自己主宰
2.让海量阅读打破语文教材的局限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但是当我们把课堂分割零碎了之后,孩子们就感受不到生命的活力了。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是一单元一个主题,当我们滔滔不绝地用两节甚至还不够的时间来分析时,真的对孩子们有触动吗?我们分析的时间和精力学生买账吗 ? 孩子们的语文素养提高是靠老师分析提高的吗?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开始了海量阅读的课题实验,很快我们发现,我们的教材往往是以一个主题编排某一个单元的,于是我们就依托同步阅读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比如在课内学习了”母爱”这一主题单元后,再在课外同步阅读中阅读相关文章,以后在生活中阅读到或遇到有关的人和事时,学生也能联想到课内学过的相关知识
3.构建基于语文学科的拓展课程
古人云:”久居幽兰人自香,腹有诗书气自华。”因此唯有在课堂上放弃教师过度分析讲解的时间,还孩子们自主阅读的时间,才是真正的学习语文。课内阅读的时间分配就这样计划出来,那就是就是指用1/3的时间学完教材,用其余2/3的时间在老师指导下自主、自由的阅读。这种阅读的基本前提是,运用我县的品牌――四步探究教学法,我们的这种教学法,转变了以往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效率,在充分发动学生及其家长的前提下,让3-9年级的孩子每周达到10万字的阅读量。针对不同的课型,我们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模式:”1+X”模式――一课带多课的辐射式教学方法;以一篇必修教材的文章为点向面上辐射,把从必修教材一篇课文中学习到的知识,尝试运用到多篇”推荐同步阅读文章”的学习中,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或者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从而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阅读能力。 “X+1”模式――”反三归一”;先选择”推荐同步阅读文章”,学完之后反过来让学生自学必修教材中的1篇文章。 “X+Y”模式,学完必修教材一个单元的几篇文章,再整体补充一册书或一组”推荐同步阅读文章”。这样的课内阅读,让我们县参与实验学校的学生,慢慢地学会了在静读中有所收获,在思考中趋向成熟,在交流中彰显睿智,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