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街市》教学实录_1.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天上的街市》教学实录 一、导入、板题、作者(2分钟)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作个小测试,比比看,谁的想像最丰富?(老师在黑板上画“○”)由这个图形,你想到什么? 生1:像十五的月亮 生2:像《火红的太阳》 生3:像滚动的轮子 师:很好,同学们的想像很丰富,想像是心灵的翅膀。有了想像,我们的心灵才能飞翔。当夜幕降临时,我们仰望群星璀灿的天空,禁不住浮想连翩,那里,曾有过多少美丽的故事和神奇的传说啊!今天,让我们跟随诗人郭沫若一起步入《天上的街市》,去感受那份浪漫和美好吧!(板书课题、作者) 二、诗歌朗诵(8分钟) 1、师范读。师:首先请听老师范读,同学们用笔批注,注意读音、节奏、重音。(师出示小黑板,示范第一节的节奏、重音处理) 2、生自由读。师:下面请同学们以黑板第一节为范例,划出全诗的节奏、重音并自由朗读。 生:① 划出节奏、重音。② 自由朗读。 3、个别生读加点评。师:下面请同学起来朗读,并请其他同学点评。 生1:(朗读) 生点评1:“缥缈”未读准,加字。 生2:(朗读) 生点评1:他读得太平淡,每句的处理都差不多,应有所变化。 生点评2:“定然、定”要读得肯定、自信。 生点评3:节奏没处理好,如“定然是不甚宽广”,他读成“定然是不/甚宽广”,应读成“定然是/不甚/宽广”。 4、听配乐,生齐读。师:点评到位。下面大家配乐齐读,边读边想像诗人面对星空想到了什么。 生:(齐读) 三、生交流我对诗中想像世界的理解(2分钟) 生1:我想到天上有繁华的街市和许多珍贵的东西。 生2:我仿佛看到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一起逛街。 生3:我看到一条美丽的银河,也看到一颗滑落的流星。 (师1+1复述、点评,同时,师出示蓝色画板,粘贴相关画片)。 四、小组学习、组际交流,探究内容、情感、语言(30分钟) 1、小组学习,生组内合作提出问题(7分钟) 师:在同学们丰富的想像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美丽、神奇的天上世界。按下来,让我们带着对美的探索、对美的感悟一起深入学习这首诗,下面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比比看,哪些小组提出的问题更有价值,问题的切入可从内容、情感、语言着手,时间五分钟。 (生组内讨论,有的动笔) 2、组际交流,展示问题(4分钟) 师:请各小组展示讨论成果。 生1:诗中的牛郎织女和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有什么不同?作者为什么要改写? 生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 生3:为什么2~4节中反复用“定然”“定”? 生4:“流星”我们往往用“颗”形容,为什么在这用“朵”? 生5:如何理解诗的写景和想像?这首诗4节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师板书问题) 3、小组学习,讨论解决以上问题(4分钟) 师:小组讨论,解决黑板上的问题。 生:(生组内讨论,有的动笔) 4、组际交流,解决问题(15分钟) ⑴ 意境。 生1:这首诗首先是先写街灯,再联想到明星,又由明星想到街灯,再想到天上的街市的珍奇,想到牛郎织女。 师:板书:→天上的街市 明星 ⑵ 主题、情感。 师:诗中的牛郎织女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是怎样的? 生1:诗中的牛郎织女幸福、自由。他们可以随时相见,传说中的牛郎织女各居一处,每年七月初七才能相会。 师:那诗人为什么要改写传说? 生1:为了表达他的理想,他的追求。 师:他的理想、追求是什么?要理解诗人的理想和追求,必须要了解诗人当时写作的背景,谁来介绍。 生2:当时中国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五·四运动呼唤着一种幸福,自由的生活。可五·四过后,中国仍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过着痛苦的生活,但诗人并没有因此绝望,他把对现实的不满托寄托到天上,通过改写传说,表达了他对幸福、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⑶ 语言。 师:刚才几位同学的理解很到位,接下来,看看语言。 生1:用“定然”表达出一种坚定的语气,说明他对未来、对理想充满了信心。 生2:“朵”一般是用来形容花的,在这用来形容流星,是说明流星很美。 师:你能读出这种美感吗? 生2朗读第4节。 师:很好!这首诗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下面请女生配乐朗读,相信她们会给大家带来美的享受。 女生:(朗诵) ⑷ 联想和想像。 师:听完后,大家都深切地感受到诗人追求幸福、美好的情感,为了抒发这种情感,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 生:(齐声)联想、想像。 师:什么是联想,什么是想像?你能结合例子来说说吗? 生1:联想就是由一件事物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