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护理观察.doc

发布:2018-02-01约2.6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护理观察 黄淑娟 林惠彬 (宁德市医院352000) 【摘 要】目的:回顾分析我院心内科自2011年7月至2012年11月间400例患者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及治疗的相关护理。方法:术前给予细致的心理护理;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应急处理;术后观察末梢血液循环,穿刺处有无渗血、血肿等情况,积极防治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结果:8例术中出现桡动脉痉挛,25例术中出现急性心肌缺血;36例术后出现局部血肿,2例加压止血后局部出现水泡,23例急诊PCI在开通IRA时出现心前区疼痛。结论: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和健康教育,加强术中、术后的护理,不断积累相关护理经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了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手术疗效,确保患者尽早康复。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术;桡动脉;护理; 伴随介入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临床上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已逐渐代替了经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因此,在行冠脉介入诊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心理护理和穿刺部位的护理,如此才能有效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以及患者痛苦,现对我院收治内科自2011年7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400例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的护理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7月至2012年11月我科内科拟诊冠心病患者400例,其中,男236例,女164例,年龄21-80岁,平均45.8岁。所有患者中属于CAG的335例,属于CAG+PCI的65例,其中急诊PCI25例,共植入支架145枚。患者均行经栳动脉介入治疗术。 2相关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术前心理护理对患者的术前宣教十分重要,因此护士应严格对患者的术前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即依照患者不同的文化层次,不同的社会地位,不用的工作压力、生活阅历、年龄和性别等采取不同的心理沟通方式,同时结合本院特点对患者详细阐述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相关基本知识,及手术目的、意义,以及手术成功案例,以提高患者对手术的信任度,有效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从而确保患者可以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配合手术,提高手术成功率。 2.1.2术前患者准备在常规术前化验、检查的基础上,择期PCI患者术前2d口服氯比格雷75mg,急诊PCI患者在术前需嚼服氯比格雷+阿司匹林各300mg。常规备皮,碘过敏试验(急诊PCI者无需碘过敏试验),选择Allen试验阳性的患者,说明桡、尺动脉间有良好的侧支循环。嘱患者术前4h禁食,进导管室前排空大小便。给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吸氧并予以心电监护,急诊PCI者进导管室后、血管开通前即应迅速按公斤体重给予欣维宁(起始推注剂量为10ug/kg,在3分钟内静脉注射完毕,而后以0.15ug/(kg.min)的速率用微量泵持续泵入达36小时)防止冠脉内血栓形成。 2.2术中护理 护士在术中应对患者的心律、心率变化进行严密监控,特别是患者的压力曲线情况,其是判断导管是否到位的主要依据,因此必须提高患者血液动力学检测的准确度。对在球囊加压扩张出现心前区疼痛的患者,心电监护示波上会出现相应的ST-T缺血性改变,在25例患者术中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这时应认真倾听患者主诉,比如是否有胸痛、恶心、头晕头痛,或是呼吸困难等症状。球囊加压解除后,一般胸痛症状会自行消失,其中有4例疼痛持续加重,则经冠脉内注入硝酸甘油300ug后得到逐渐缓解。值得注意的是,若患者是因为导管刺激心室,而导致室性早搏或短阵室速,则同常无需处理,解除刺激后即会好转。 肢体观察及护理。交感神经兴奋如紧张、疼痛及血管的直接刺激、老年女性及对疼痛敏感者均可引起桡动脉痉挛,造成患者肢体剧烈疼痛、导丝及导管送入不畅、导管转动困难、拔除导管困难等而影响手术。所以,要有效预防患者桡动脉痉挛,必须和患者进行沟通,充分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进而减少或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手术时,医生操作的娴熟程度和轻柔度亦可有效避免血管的直接刺激,从而降低桡动脉痉挛的发生率,具体实施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必要时可停止操作,在鞘管内注入维拉帕米5mg,通常几分钟即可快速将桡动脉痉挛解除。与此同时,患者术侧肢体的情况亦需密切注意,比如患者是否出现肢温下降、手指麻木、指掌皮肤颜色苍白等临床症状,若有上述症状则应立即告之医生。在拔除鞘管时,应告诉患者进行深吸气,再快速拔除鞘管,这是减少患者穿刺部位疼痛的有效方法。 3术后护理 3.1在手术完成后,由指定医生陪同患者返回病房,患者即可进食,鼓励患者多饮水,以便于造影剂的排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