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数控车床与编程..doc

发布:2017-01-10约1.86万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数控车床与编程 关于该课程的考试说明: 一、单元7、单元8、单元12不考。 二、该课程试卷有5种题型,共41道题。分别是 1.填空题:10个题,每题1分,共10分,每题有1~2个空 (新增题型) 2.单选题:20个题,每题1分,共20分; 3.判断改错题:5个题,每题2分,共10分;(原只判断,无改错) 4.简答题:4个题,每题5分,共20分; 5.编程题:2个题,每题20分,共40分;(一个车削,一个铣削。用FANUC系统编精加工程序。) 目录 单元 1 数控加工工艺分析方法 单元 2 数控刀具及其选用 单元 3 工件装夹方式与数控夹具选择 单元 4 数控编程基础 单元 5 数控车削加工编程实训 单元 6 数控铣削编程实训 单元 9 数控车削加工实训 单元10 数控铣削加工实训 单元1 数控加工工艺分析方法 重点内容 工艺分析的目的和工艺分析包括的内容 P1第一段。可出简答题 加工方法的选择 。 P4 、P5①②③④可出选择。 工序划分原则及优缺点。 P8 可出简答 工序划分方法。 P8-P9 可出选择和简答。若简答则答P9(1)(2)(3)(4) 定位与夹紧方式的确定。P9(1)(2)(3) 可出选择 加工顺序的安排。 P9 5条原则可出选择。解释原则概念可出选择。 确定走刀路线的原则。 P10 可出简答3点。图1-12~1-20刀具切向切入切出可出判断 ) 切削用量选择原则。 P14 可出简答、选择. 切削用量三要素。可出填空和选择 对刀点、刀位点、换刀点。对刀点的选择原则。 P17 可出简答、选择。 常用刀具的刀位点。可出选择。 对刀点应尽量选在零件的设计基准或工艺基准上,如以孔定位的工件,可选孔的中心作为对刀点。(可出填空) 机床原点和机床参考点。 P18 可出判断 1、工艺分析的目的和工艺分析包括的内容 (P1) 工艺分析的目的: 是以最合理或较合理的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指导编程和操作人员完成程序的编制和加工任务。 工艺分析的主要内容: 机床的切削用量选择、工序和工步的安排、进给路线确定、加工余量、刀具的尺寸和型号等。 工艺分析的重要性: 正确的工艺分析,对保证加工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以及制订合理的工艺规程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可出简答题) 2、加工方法的选择 (P4~P5) 外圆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车削:适用于除淬火钢以外的各种金属; 磨削:适用于淬火钢、未淬火钢和铸铁。不适用有色金属。 精细车或金刚车:适用于要求较高的有色金属的精加工。为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一般在光整前进行精磨。 (可出选择题) 光整加工是指:研磨、超精磨、及超精加工。 内孔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内孔表面加工方法有:钻、扩、铰、镗、拉、磨和光整。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例:工件材料为淬火钢以外的各种金属,若加工精度为IT9级,当孔径10mm时,可采用钻—铰方案;当孔径30mm时,可采用钻—扩方案;当孔径30mm时,可采用钻—镗方案。若加工精度为IT8级,当孔径20mm时,可采用钻—铰方案;当孔径20mm时,可采用钻—扩—铰方案;P5①②③④可出选择。已知孔径和加工精度,选择加工方法。 立体曲面加工方法主要是铣削,多用球头刀,以“行切法”加工。 (P7,这句可出选择或填空。) 3、 工序划分原则及优缺点 (P8) 工序的划分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原则: 1)工序集中原则 是指每道工序包括尽可能多的加工内容,从而使工序的总数减少。 (可出填空或选择) 2)工序分散原则 就是将工件的加工分散在较多的工序内进行,每道工序的加工内容很少。(可出填空或选择) 3)工序集中原则和工序分散原则的优缺点 (1)工序集中原则的优缺点: (可出简答) 优点:有利于采用高效的专用设备和数控机床,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工序数目,缩短工艺路线,简化生产计划和生产组织工作;减少机床数量、操作工人数和占地面积;减少工件装夹次数,不仅能保证各加工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且减少了夹具数量和装夹工件的辅助时间。 缺点:专用设备和工艺装备投资大、调整维修较麻烦、生产准备周期较长,不利于转产。 (2)工序分散原则的优缺点:(可出简答) 优点:加工设备和工序装备结构简单,调整和维修方便,操作简单,转产容易;有利于选择合理的切削用量,减少机动时间。 缺点:工艺路线较长,所设备及工人数量多,占地面积大。 4、工序划分方法 ( P8-P9 ) 大批量生产时,工序划分视情况而定。若使用多轴、多刀的高效加工中心,可按工序集中原则组织生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