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基因的本质和表达总复习.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因的本质和表达高考预测知识体系考点归纳突破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物种为2n)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发生分裂的细胞类型 体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 复制与分裂次数 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 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二次 子细胞数目 2 1或4 子细胞类型 体细胞 生殖细胞 染色体数变化 2n-4n-2n 2n-n-2n-n 染色单体数变化 0-4n-0 0-4n-2n-0 DNA分子数变化 2c-4c-2c 2c-4c-2c-c 染色体行为 不联会、无四分体形成 联会后形成四分体 可能发生的变异 基因突变(频率极低)、染色体变异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目变化(物种为2n): 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 2n 2n 2n 2n 2n-n n n 2n 2n-n DNA 2a-4a 4a 4a 4a 4a-2a 2a 2a 2a 2a-a 染色单体 0,4n 4n 4n 4n 4n-2n 2n 2n 0 0 生物的遗传物质 结论:绝大多数生物(细胞结构的生物和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精子与卵细胞形成的异同点 不 同 点 相同点 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形成 染色体复制 复制一次 第一次分裂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2n)产生两个大小相同的次级精母细胞(n) 一个初级卵母细胞(2n)(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产生一个次级卵母细胞(n)和一个第一极体(n) 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细胞质分裂,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第二次分裂 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四个同样大小的精细胞(n) 一个次级卵母细胞(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形成一个大的卵细胞(n)和一个小的第二极体。第一极体分裂(均等)成两个第二极体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两极,细胞质分裂,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 有无变形 精细胞变形形成精子 无变形 分裂结果 产生四个有功能的精子(n) 只产生一个有功能的卵细胞(n) 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性别决定的方式 XY型 ZW型 性别 雌 雄 雌 雄 体细胞染色体组成 2A+XX 2A+XY 2A+ZW 2A+ZZ 性细胞染色体组成 A+X A+X A+Y A+Z A+W A+Z 生物类型 人、哺乳类、果蝇及雌雄异株植物 鸟类、蛾蝶类 转录与复制比较 DNA的转录 DNA的复制 场所 细胞核 细胞核 模板 DNA一条链 DNA两条链 原料 四种核糖核苷酸 四种脱氧核苷酸 酶 解旋酶、RNA聚合酶 解旋酶、DNA聚合酶 能量 ATP ATP 碱基配对 A-T-C-G U-A-G-C A-T-C-G T-A-G-C 产物 各种RNA 子代DNA 转录与翻译比较 转录 翻译 定义 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 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场所 细胞核 细胞质的核糖体 模板 DNA的一条链 信使RNA 信息传递方向 DNA mRNA mRNA 蛋白质 原料 四种核糖核苷酸 20种氨基酸 产物 信使RNA 蛋白质 实质 遗传信息的转录 遗传信息的表达 DNA分子特点DNA与RNA的异同点 DNA RNA 结构 通常是双螺旋结构,极少数病毒是单链结构 通常是单链结构 基本单位 脱氧核苷酸(4种) 核糖核苷酸(4种) 五碳糖 脱氧核糖 核糖 碱基 A、G、C、T A、G、C、U 产生途径 DNA复制、逆转录 转录、RNA复制 存在部位 主要位于细胞核中染色体上,极少数位于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上 主要位于细胞质中 功能 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 ①mRNA:转录遗传信息,翻译的模板 ②tRNA:运输特定氨基酸 ③rRN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 遗传信息、密码子和反密码子 遗传信息 密码子 反密码子 概念 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mRNA中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 tRNA中与mRNA密码子互补配对的三个碱基 作用 控制生物的遗传性状 直接决定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 识别密码子,转运氨基酸 种类 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的不同,决定了遗传信息的多样性 64种 61种:能翻译出氨基酸 3种:终止密码子,不能翻译氨基酸 61种或tRNA也为61种 联系 ①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序列mRNA中核糖核苷酸的序列 ②mRNA中碱基序列与基因模板链中碱基序列互补 ③密码子与相应反密码子的序列互补配对 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高考真题体验1.(2006江苏生物)赫尔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