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发酵饲料原料预处理工艺比较及影响因素.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 ,
4期 武 汉 食 品 工 业 学 院 学 报 Journa| of W ul~n Food Industry College
船
秸秆发酵饲料原料 预处理工艺比较及影响因素
王亚秫 严簪 熊友枝 吴灵英 里壁望 L/ ~ —t— (饲料科学系) (油脂工程系)
摘 要 为确定有效的秸秆发酵原料预处理工艺。本文研究 j秸 秆的粉碎 、膨化、蒸 汽处理、Na0H、ca0 H:s0 、氨水等耪理和化学预处理法,并比较 以上各种 预处理方 法砷秸 秆发酵的影响 。 / x,/ 关键词 秸秆 发酵 饲料原料 预处理 影响日素 ‘ 。 ’ 一 。 ? 中圉分类号 $816.53
0 前 言
我国人多地少,粮食产量多年来始终在人均 400千克左右徘徊 。因此 ,我国饲料工业将长 期面临原料紧缺的难题,开发饲料资源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国策.秸秆是地球上产量极大的饲料 资源,我国秸秆年产量估计达4~5亿吨。由于高的粗纤维含量,使得秸秆饲料营养价值低,应 用范围窄,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在我国除去造纸、燃料及建筑材料等各项需要,可供开发秸秆 资源量约台 2.5~3亿吨。开发秸秆筒料的关键是降低其粗纤维含量,提高蛋白质含量,提高生 物利用率 为此,科学家们多年来散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均未取得较大突破,并逐渐将研究方 向集中到利用生物工程技术降解纤维素合成蛋白课题上来。 虽然 自然界许多微生物能利用纤维 素进行生长繁殖 ,但大多纤维素酶活力不高 ,生长缓 慢。要解决这一问题 ,一方面要继续选育纤维素分解能力强的优良菌种,并建立相应的有效的 发酵工艺,以大幅度提高纤维素分解率;另一方面由于秸秆类原料结晶度高,结构紧密,以及本 质素、蜡质等成分形成的物理性保护结构,使得纤维索、半纤维素等可被某些微生物利用的成 分不能充分暴露,削弱了现有菌种对纤维素的分解能力。这就要求须对秸秆原料进行预处理, 以破坏其物理结构,提高纤维索敏感性,促进纤维素的徽生物分解。 为提高秸秆发酵全纤维降解率,率文研究了各种物理和化学预处理方法,以确定一种简单 有效的原料预处理工艺,为下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 原料 本试验所采用原料为鞲草.棉秆、稻壳等秸秆及少量麸皮,其全纤维含量见表 1。 1.2 茁种 康氏木霉(TrichodeEma koningiDWF103。
收祷日期;l993—09—3.4 本研究属国家 八五 科技攻关项 目内容
维普资讯
6 武 汉 食 品 工 业 学 院 学 报
1.3 培养基 1.3.1 菌种保藏培养基 马铃薯琼脂培养基。 1.3.2 种于培养基 碱处理稻草粉 65 .苏皮 3s , 加 200 无机营养液。含水量约为 69 ~70 . 1.3.3 发酵培养基 秸秆 8O ,麸皮 20 ,加 200 无机营养液 ,含水量约为 69 ~7O 。
表 1 主要原料的成分
( )
戒 分 稻草 棉秆 稻壳 麸皮
全纤维 3O 9 29.7 31.5 18.0 水 分 11.5 1z.9 12.8 10.8
无机营养液配方:硫酸氨 l2.5g,磷酸二氢钾 3.og,自来水 1000m|。 1.4 培养方法 采用饭盒固体发酵,培养基灭菌条件为 latin,30min,固体菌种接种量为 2
~ 3 ,培养温度为30℃,时间为 1lO~112h。 1.5 蓿秆处理方法 物理法:切草器切碎,粉碎机粉碎,压力锅蒸汽处理,电热膨化机膨化等。 化学法:采用 NaOH,石灰,氨水,H SO。等处理。过程为称料一处理一过滤一水洗一中和 一风干 (氨水处理省去水洗中和) 1.6 分析方法 1.6.1 全 纤维测定方法 0.5g样品加中性洗涤剂 50ml,100℃加热 1h,抽滤,滤渣加 75 H SO.,25℃水解 3h,加水稀释至 H SO.浓度为 7 ,放置过夜 ;过滤定容,用 DNS(2.5一二硝 基水杨酸)比色定糖法测出还原糖含量,按下式计算仝纤维含量 全纤维含量 =生(- ×10% 式中:f一 由标准曲线查及的葡萄糖浓度(mg/m1) w一 样品重(rag)
一 水份含量( ) 1.6.2 发酵干物质损失率计算 干物质损失率=塞壁萱王萎番薷芊誊譬垂王堇重量X 10 1.6.3 全纤维降解率计算 全纤维降解率=蕉壁堂堕兰鬟嚣 蘩 幽 × 。 2 结果与讨论
2.1 原料 的选择与 比较 选取 本地区产量较 大的稻草、稻壳 、棉秆为原料,粉碎后用 3 NaOH溶液处理,接木霉发酵结果见表2。
表 2 不同原料接术霉发酵结果(以干重计算 ,以下同)
维普资讯
4鲰 王亚林等:秸拜发醇饲料原料预处理工艺比较篾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术霉对不同的秸秆原料分解程度有较大差异 以稻壳 不易分解,其产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