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注会考试《会计》预科班讲义 (第九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没有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通常情况下,划分为此类的金融资产应当在活跃的市场上有报价,因此,企业从二级市场上购入的、有报价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可以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有些类似,例如,均要求按照公允价值后续计量。但是也有一些不同。例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时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计入初始入账金额、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可供出售外币股权投资因资产负债表日汇率变动形成的汇兑损益计入所有者权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如下: 设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户。 本科目设置“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公允价值变动”四个明细户。 (1)企业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如为股票投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与交易费用之和)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贷:银行存款等 如为债券投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按面值)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差额,含交易费用。也可能在贷方) 贷:银行存款等 (2)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仅指债券) 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面值×票面利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一次还本付息: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3)持有期间分得的现金股利:(仅指股票)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4)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包括股票、债券) 如果公允价值上升,按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如果公允价值下降,按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资产负债表日减值(公允价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严重下跌) 借:资产减值损失(减记的金额)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出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累计损失金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6)减值损失转回 如为债券减值损失通过损益转回: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产减值损失 为股票等权益工具投资,减值损失不能通过损益转回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7)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按其重分类日公允价值)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应计利息 —利息调整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或借记)(按差额)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8)出售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借:银行存款(按实际收到的金额)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或借记) —利息调整(或借记) —应计利息 投资收益(或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转出的公允价值累计变动额)投资收益—利息调整”科目核算 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应当确认为“应收利息” 股票投资
按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之和计量
后续计量 计算利息(仅指债券) 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面值×票面利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一次还本付息: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其他资本公积)。 持有至到期投资转换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转换日的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处置 处置时,售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同时,将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间产生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投资收益” 【例】乙公司于20年7月13日从二级市场购入股票1 000 00015元,手续费30 000元;初始确认时,该股票划分为可供出售乙公司至20年12月31日仍持有该股票,该股票当时的市价为16元。
20年2月1日,乙公司将该股票13元,另支付交易30 000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乙公司的账务处理(1)20年7月13日,购入股票:
借:可供出售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