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8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强化训练8 人口与城市发展.doc

发布:2018-05-13约3.6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题强化训练(八) 人口与城市发展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1小题,共44分) 甲、乙为人口超10亿的国家,下图示意两国2015年人口年龄结构。据此完成1~3题。 1.造成甲、乙两国人口老龄化差异的原因是(  ) A.人口迁移       B.自然灾害 C.人口政策 D.经济发展水平 2.缓解乙国人口问题的对策是(  ) A.养老保险 B.劳务输出 C.扫除文盲 D.计划生育 3.当前甲国人口年龄构成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劳动力短缺 B.人口抚养比下降 C.养老费用上升 D.婴幼护理受热捧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两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甲大于乙,且甲国少年儿童的比重明显低于乙国,说明甲国实行了限制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第2题,乙国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增长过快,青少年比重过大,应该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第3题,甲国青壮年人口比重大,劳动力充足;老年人口比重较大,人口抚养比可能会上升,养老费用会上升;少年儿童比重小,婴幼护理行业不一定受热捧。 答案:1.C 2.D 3.C (2017·邯郸模拟)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2000~2013年人口变动的情况。读图完成4~6题。 4.下列年份中,该城市人口净迁入量最少的是(  ) A.2003年 B.2006年 C.2009年 D.2012年 5.图示人口变动导致该城市(  ) A.老龄化的进程延缓 B.平均预期寿命缩短 C.基础设施的负担减轻 D.文化和价值取向趋向单一 6.该城市最可能是(  ) A.武汉 B.重庆 C.上海 D.西安 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常住人口数量逐年增加,但2010~2013年,每年人口增长较少且数量相当。结合人口自然增长率曲线可知,该地人口多数年份是负增长,只有201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所以该城市人口净迁入量最少的是2012年。第5题,结合图示分析可知,该城市人口变动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人口迁入量减少,导致该城市老龄化的进程延缓,A正确。人口变动不会影响平均预期寿命,B错。自然增长率提高,少儿增加,城市基础设施的负担会加重,C错。文化和价值取向趋向复杂,D错。第6题,该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人口增长以人口迁入为主,近年来迁入人口减少,应是我国沿海开放早的城市,近年来由于产业升级,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减少,选项中城市最可能是上海。 答案:4.D 5.A 6.C (2017·安徽四校联考)图甲示意我国大部分城市道路两侧绿化种植池现状,针对当前的城市问题有环保学者提出设计建议(图乙所示)。读图完成7~9题。 7.图甲中路缘石与种植池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最可能为(  ) A.阻挡雨水杂物 B.美化城市环境 C.防止人为践踏 D.减少建设成本 8.环保学者提出的设计建议主要解决的是城市(  ) A.热岛问题 B.内涝问题 C.拥堵问题 D.大气污染问题 9.图乙中若路面、种植池宽度均相同,下列城市的路缘石高度最大的可能是(  ) A.高雄市 B.重庆市 C.北京市 D.乌鲁木齐市 解析:第7题,从图甲来看,如果种植池与路面高度一致,行人或车辆易进入种植池,破坏绿化,而种植池比路面高就可以防止人为践踏。第8题,图乙所示设计的种植池比路面低,有利于城市地面径流下渗,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第9题,降水丰富的城市,路缘石越高越有利于种植池蓄水和排水,在所给的四个城市中,高雄市降水量最大。 答案:7.C 8.B 9.A 2015年4月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至此我国将形成包括“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及“成渝”在内的5个超级城市群。读长江中游城市群位置图,完成10~11题。 10.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优势条件有(  ) 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第三产业基础好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产业技术领先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为促进该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应该(  ) ①发挥资源优势,加速发展资源型产业 ②依托区位优势,承东启西、连南接北 ③各城市统一工业结构,增强地域竞争力 ④依托产业基础,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10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区域有色金属等资源丰富,铁路线密集,有长江穿过,水陆交通便利,故①③正确;图示区域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基础薄弱,相对其他城市群产业技术较落后,故排除②④。第11题,该区域应该大力发展以资金和技术为导向的新兴产业,故①错误;该区域地理位置优越,应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故②正确;各城市应该结合自身的优势条件,依托自身的产业基础,形成产业集群,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带动该区域的经济发展,而不应该各城市都发展相同的工业,这样必然会造成产业结构单一,可能会形成恶性竞争,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故③错误,④正确。 答案:1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