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第2篇 专题8 人口与城市发展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7·江苏卷)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1~2题。 1.城乡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 ) 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 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 C.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 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 2.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出生率 B.人口迁移 C.人口死亡率 D.人口密度 解析:第1题,A对:上海、北京、天津是东部地区的超大城市,是城镇老年人口比重最高的地区。B错:河南、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中部省区城镇老年人口比例在4%以下,比例较低。C错:广东经济发达,其农村和城镇老年人口的比例都不高,还未进入老龄化阶段。D错: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辽宁的农村老年人口比例小于城镇,因而城镇老龄化现象更明显。第2题,贵州、湖南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大量农村青壮年到东部经济发达的城市务工、经商,导致农村老年人口比例高。 3.(2016·天津卷)读下图,回答问题。 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 ) (2014·全国卷Ⅰ)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完成4~5题。 4.下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从图中可知,1990年移民人数接近20百万,移民占总人口比例约为8%,因此该年总人口数约为250百万。②图中1990年总人口数接近300百万,因此B项错误。1950年移民人数约为10百万,移民占总人口比例约为7%,因此该年总人口数为143百万左右,而③图中1950年总人口低于100百万,④图中1950年总人口略高于50百万,因此C、D项错误。 5.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 A.1910~1930年 B.1930~1950年 C.1950~1970年 D.1970~1990年 (2015·福建卷)下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读图完成6~7题。 6.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 A.人口性别比 B.老年人口比重 C.青壮年人口比重 D.少儿人口比重 7.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率方案( ) A.a方案较合理 B.b方案较合理 C.c方案较合理 D.均不合理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影响分析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不同,导致人口增长的速度不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同。这种影响有利有弊,如图所示: 2.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结构主要包括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性别结构、人口文化结构等,人口结构若出现不合理,则会引发人口问题。 (1)人口的年龄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年龄结构是指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就目前而言,世界人口年龄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年轻化和人口老龄化。 (2)人口的性别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性别结构通常用“性别比”来衡量,即用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来衡量。它用来反映该地区或国家人口的性别结构是否合理或协调。性别比失衡会造成婚姻、家庭和社会的不稳定,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应加大思想宣传教育,严禁非医学鉴定胎儿性别。 (3)人口的文化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文化结构主要是指各学历层次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人口总体文化水平过低,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国家应加大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 生育率指总出生数与相应人口中育龄妇女(15~49周岁)人数之间的比例。读“世界人口最多5国近50年生育率(单位:%)变化图”,完成1~3题。 1.生育率的变化可直接影响( ) ①人口出生率 ②人口死亡率 ③家庭人口数量 ④人均寿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970年以来,人口增长模式转变最明显的国家是( ) A.中国 B.美国 C.印度尼西亚 D.印度 3.各国生育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B.人均寿命的延长 C.育龄妇女数量的减少 D.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解析:第1题,结合生育率的含义知,生育率的变化可直接影响人口出生率和家庭人口数量。第2题,由图示信息知,1970年后,中国生育率下降速度最快,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最快,是人口增长模式转变最明显的国家。第3题,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社会观念和生育观念随之发生变化,所以各国生育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空巢家庭是指老人独居的一种现象,目前我国城乡家庭空巢率超过五成以上。2016年1月我国全面放开二孩,即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图1示意不同政策下的人口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