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4 地壳和地表物质的运动学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题四 地壳和地表物质的运动
体系构建 高频考点 命题方向 1.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4.板块构造学说及应用。 1.以区域图、景观图、地质剖面图为载体考查地貌类型的成因。
2.以河流和海洋为研究对象,考查流水搬运、堆积作用对地表的影响。 高频考点一 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017·江苏卷)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
2.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
A.1 B.2
C.3 D.4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甲为砂岩层,乙为断层,丙为岩浆岩。图中甲岩层未被岩浆岩冲断,故甲的形成晚于丙;丙处岩浆岩形成晚于乙断层上覆侵蚀面,故三者形成的先后顺序为乙丙甲。第2题,图示地质剖面图上没有一个完整的褶皱构造,但褶皱构造留下的痕迹——岩层倾斜比较明显。图中甲处岩层和被乙断层错断的岩层明显倾斜,且倾角不同,表明这是两次褶皱造成的。
答案:1.B 2.B
(2016·上海卷)火山是地球奉献给人类的最伟大奇观之一。回答3~4题。
3.2016年,日本九州南部的樱岛活火山频频喷发。该火山形成于板块的消亡边界。下列火山中,同样形成于消亡边界的是( )
A.南美大陆西部圣何塞火山
B.大西洋中脊上的冰岛海克拉火山
C.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
D.东非大裂谷中的乞力马扎罗火山
4.樱岛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类似于( )
A.黑色玄武岩 B.灰色石灰岩
C.褐色沉积砂岩 D.肉红色花岗岩
解析:第3题,南美大陆西部地处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大西洋中脊的火山、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及东非大裂谷的火山都是板块的生长边界。第4题,黑色玄武岩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石灰岩、砂岩都是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形成的侵入岩。
答案:3.A 4.A
(2016·浙江卷)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完成5~6题。
5.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向斜 东侧大 B.背斜 东侧小
C.向斜 西侧大 D.背斜 西侧小
6.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易开采。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第5题,根据图中岩层的新老关系可知,河谷处岩层中间新、两侧老,为向斜构造。根据河流阶地形态及相同沉积物分布的高度可知,西侧地壳抬升的幅度更大,故选项C正确。第6题,由题目材料可知,这种贵重金属矿产存在于河床沙中,图中乙地广泛分布着流水沉积形成的沙和卵石,故该地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选项B正确。
答案:5.C 6.B
(2014·全国大纲卷)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下题。
7.K岛处于( )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
解析:由经纬度可知,K岛位于印度尼西亚,结合板块分布知识可知该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答案:C
地质构造的种类及判断
地质构造 褶皱 断层 判断方法 从形态上 褶皱是地下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发生弯曲变形,但岩层还是连在一起的 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 背斜 向斜 岩层一般向上拱起 岩层一般向下弯曲 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 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图示 构造地貌 未侵蚀地貌 常形成山岭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形成泉、湖泊 侵蚀后地貌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 图示 实践应用 资源 石油、天然气 地下水、煤、铁 泉水出露、河谷发育 原因 岩层封闭,为储油构造 底部低凹,易存水,背斜处煤、铁往往已被侵蚀掉 岩层断裂、地下水出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发育成河谷 工程建设 挖隧道 建大坝 不能建大坝、铁路等 原因 稳定、无地下水,相对好挖 地下岩层坚硬稳定 大坝易损,水库易渗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