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可编程逻辑器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四川大学 《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第6章 可编程逻辑器件 6.1 可编程逻辑器件概述 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是一种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它可根据用户的实际要求,由用户或集成电路(IC)制造厂商对其进行编程,从而制造符合用户要求的专用电路。单片PLD上集成了大量逻辑门和具有一定功能的逻辑单元。PLD的基本结构如图6.1.1所示。其中,与阵列用以产生“与”逻辑项(乘积项),或阵列用以把所有与门输出的乘积项构成“与-或”形式的逻辑函数。 6.1 可编程逻辑器件概述 6.1 可编程逻辑器件概述 根据PLD门电路的集成度,可将其分为低密度和高密度PLD两大类 根据PLD中与阵列、或阵列是否可编程,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根据PLD的结构体系,可将其分为简单PLD(即SPLD,如PAL、GAL)、复杂PLD(如CPLD)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三大类 6.1 可编程逻辑器件概述 传统的逻辑电路表示方法不适合于描述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的内部结构和功能。为此可以采取一种新的逻辑表示法——PLD表示法。这种表示法在芯片内部配置和逻辑图之间建立了一一对应的关系,并将逻辑图和真值表结合起来,构成了一种紧凑而易于识读的表达形式。 6.1 可编程逻辑器件概述 6.1 可编程逻辑器件概述 可编程逻辑器件SPLD、CPLD和FPGA等都采用可编程元件存储逻辑配置数据或作为电子开关使用。常用的可编程元件有3种类型:熔丝(Fuse)或反熔丝(Antifuse)开关元件;浮栅编程元件,即EPROM和EEPROM;SRAM配置存储器元件。 6.1 可编程逻辑器件概述 (1)熔丝开关和反熔丝开关 (2)浮栅编程技术 (3)SRAM配置存储器 6.2 简单的可编程逻辑器件 6.2 简单的可编程逻辑器件 可编程阵列逻辑器件(PAL)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推出的PLD器件。它采用可编程与门阵列和固定连接或门阵列的基本结构形式,一般采用熔丝编程技术实现与门阵列的编程。各种型号PAL的门阵列规模有大有小,但基本结构类似。 6.2 简单的可编程逻辑器件 6.2 简单的可编程逻辑器件 通用阵列逻辑(GAL)器件是在PAL器件的基础上产生的新一代器件,其结构与PAL器件一样,也是由可编程的与阵列去驱动固定的或阵列,但它的输出单元的结构与PAL器件完全不同。GAL器件的每个输出引脚都接有一个输出逻辑宏单元(OLMC) 6.2 简单的可编程逻辑器件 6.2 简单的可编程逻辑器件 GAL的基本结构 8个输入缓冲器(2~9脚)与8个反馈/输入缓冲器 8?8个与门可形成与阵列的64个乘积项。 8个输出逻辑宏单元OLMC, 系统时钟CLK(脚1)输入缓冲器,三态输出缓冲器的公用使能信号(脚11)的输入缓冲器。 6.2 简单的可编程逻辑器件 输出逻辑宏单元OLMC 输出逻辑宏单元OLMC(n)(属于引脚号n的OLMC)的逻辑图,OLMC(n)由4个多路开关MUX、1个D触发器及4个门G1~G4组成。通过不同的选择方式可以产生多种输出结构。 6.2 简单的可编程逻辑器件 6.2 简单的可编程逻辑器件 ① 寄存器模式:在寄存器模式下,OLMC有如下两种输出结构 寄存器输出结构 寄存器模式组合输出双向口结构 6.2 简单的可编程逻辑器件 6.2 简单的可编程逻辑器件 ② 复合模式:在复合模式下,OLMC则有如下两种结构。 组合输出双向口结构(如图所示):大致与寄存器模式下组合输出双向口结构相同,区别是引脚CLK、OE在寄存器模式下为专用公共引脚,不可他用。 组合输出结构(如图所示):除了无反馈外,其他同组合输出双向口结构。 6.2 简单的可编程逻辑器件 6.2 简单的可编程逻辑器件 ③ 简单模式:在简单模式下OLMC可定义为如下3种输出结构。 反馈输入结构 输出反馈结构 简单模式输出结构 6.2 简单的可编程逻辑器件 6.3 复杂的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 CPLD将简单PLD(PAL、GAL等)的概念做了进一步的扩展,并提高了器件的集成度。与简单PLD相比,CPLD允许有更多的输入信号、更多的乘积项和更多的宏单元,包含多个逻辑单元块,每个逻辑块就相当于一个GAL器件 6.3 复杂的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 6.3 复杂的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 MAX 7000系列器件是高性能、高密度CMOS CPLD,在制造工艺上采用了先进的CMOS EEPROM技术 每个芯片包含4个专用输入,可用做通用输入,也可作为每个宏单元和I/O引脚的高速、全局控制信号。其中,全局控制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