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6章率失真函数理论及限失真信源编码.ppt

发布:2017-04-24约1.48千字共7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限失真信源编码 §6. The Source Coding With Finite Distortion §6.1 信息率失真函数的基本概念与定义 §6.2 信息率失真函数的性质 §6.3 离散信源的率失真函数计算 §6.4 离散信源率失真函数的迭代算法 §6.5 高斯信源的率失真函数 §6.6 限失真信源编码编码定理的应用;第六章:限失真信源编码;§6. 1 率失真函数的基本概念与定义;§6. 1 率失真函数的基本概念与定义;§6. 1 率失真函数的基本概念与定义;§6. 1 率失真函数的基本概念与定义;§6. 1 率失真函数的基本概念与定义;§6. 1 率失真函数的基本概念与定义;§6. 1 率失真函数的基本概念与定义;§6. 1 率失真函数的基本概念与定义;§6. 1 率失真函数的基本概念与定义;§6. 1 率失真函数的基本概念与定义;§6. 1 率失真函数的基本概念与定义;§6. 1 率失真函数的基本概念与定义;§6. 1 率失真函数的基本概念与定义;§6. 1 率失真函数的基本概念与定义;§6. 1 率失真函数的基本概念与定义;第六章:限失真信源编码;§6. 2 率失真函数的性质;§6. 2 率失真函数的性质;§6. 2 率失真函数的性质;第六章:限失真信源编码;§6. 3离散信源率失真函数的计算;§6. 3离散信源率失真函数的计算;§6. 3离散信源率失真函数的计算;§6. 3离散信源率失真函数的计算;§6. 3离散信源率失真函数的计算;二、参量 S 的性质: 首先我们证明:S是R(D)函数的斜率;即: ;§6. 3离散信源率失真函数的计算; ;§6. 3离散信源率失真函数的计算;§6. 3离散信源率失真函数的计算; 有了以上讨论,就可以大致画出R(D) 函数和斜率曲线 S(D) 形式。 很明显在D=0处的斜率S将趋于无穷大,尤其对于连续信源其R(D)函数曲线将不予R轴相交。如虚线所 示。而在D=Dmax处的斜率S 常有从 某一负值突跳到0 ,因而在这一点上 S(D)曲线有时不连续, 而其它定义域内均为D的连续函数。;三、一般离散信源率失真函数的计算步骤: 1o. 给定信源特性及失真函数定义。 2o. 设定参数S和计算相关变量。;§6. 3离散信源率失真函数的计算;§6. 3离散信源率失真函数的计算;§6. 3离散信源率失真函数的计算;§6. 3离散信源率失真函数的计算;§6. 3离散信??率失真函数的计算;§6. 3离散信源率失真函数的计算;§6. 3离散信源率失真函数的计算;§6. 3离散信源率失真函数的计算;第六章:限失真信源编码;§6.4离散信源率失真函数的迭代算法;§6.4离散信源率失真函数的迭代算法;§6.4离散信源率失真函数的迭代算法;§6.4离散信源率失真函数的迭代算法;§6.4离散信源率失真函数的迭代算法;§6.4离散信源率失真函数的迭代算法;§6.4离散信源率失真函数的迭代算法;第六章:限失真信源编码;§6. 5 高斯信源的率失真函数;§6. 5 高斯信源的率失真函数;第六章:限失真信源编码;§6. 6 Shannon’s编码定理体制;谢 谢!;课程复习大纲;课程复习大纲;课程复习大纲;课程复习大纲;课程复习大纲;课程复习大纲;课程复习大纲;课程复习大纲;课程复习大纲;课程复习大纲;课程复习大纲;课程复习大纲;课程复习大纲;课程复习大纲;谢 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