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中国姓氏》策划文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姓氏》纪录片策划文案
目的意义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世界各国都有“三大姓”的说法。在中国,有张、王、李、赵,四个大姓,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而且都是皇帝赐姓。1977年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有关“姓”的论文,文中指出:华人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40%,约四亿人。第二个十大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占华人人口10%以上。第三大队额十个姓是谢何许宋沈罗韩邓梁叶,占华人人口10%。接下来的15大姓是方崔程潘曹冯汪蔡袁卢唐钱杜彭陆,加起来也占总人口的10%。换句话说,在中国十几亿人口中,有近十亿人姓了这45个大姓,另外的几亿人的姓,都是比较少见的,像毛江白文关廖苗池等等。
中国人姓氏在历史上传递是延续和稳定的,历来有同姓聚居和联宗修谱的习俗,而且婚姻半径很小,婚娶地域相对固定,这样形成了同姓人群的分布。因此,中国人姓氏和同姓人群尔等分布规律的研究有可能成为探讨中国人起源,尤其是父系遗传物质进化的一条新的重要途径。
内容策划
本片属于大型人文历史题材纪录片,根据姓氏地域性生活特征的分布进行不同内容的安排,以更好的表现姓氏在中国发展中占据的重要地位。拍摄中需要采取古今穿插讲述的方式进行表现。拍摄者为一条主线牵引追溯的节奏事件的发展,也穿插以采访的方式进行阐述,所以在摄像之前需要工作人员深入了解中国姓氏的发展和地方姓氏的浓郁特征,钻研有关姓氏的各方面资料和书籍,力求做到表现贴切,真实,尊重历史。
本片的时间定在50分钟到一个小时之间。片子要求把姓氏生动形象的以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截取历史发展进程中有代表性的大事件进行阶段性的表现。
节目形式
本片属于人文历史类纪录片,要求尊重历史事实,在还原历史的基础上加强表现故事性,片长定在五十分钟到一个小时之间,音乐要以姓氏发展的节奏舒缓来添加,音乐风格为稳重,大气,也要有很好的戏剧表现性,舒缓紧急适度。
组织形式
组织机构:由六名学生组成拍摄小组,两名同学负责有关史料的搜集和查阅,并与其他四位一同完成策划和拍摄。
实施过程:
首先确定本期节目要研究的姓氏和发源地,并去往形成集中区域进行实地考察和取证。在实地考察过程中,寻找姓氏族谱中比较有威望的族谱长辈,讲述本姓氏的发展兴衰。在随后的时间里进行跟踪拍摄,并进行素材处理,还原历史中姓氏的发展明细。
在快节奏发展的现代社会里,由于生存需要。大多人由家乡跑向世界各地,由此形成各姓氏遍地开花的现状。此阶段采访移民国外的中国华人和遍布各地的远离姓氏发源地的“外乡人”,此段占据较大的时间,重点表现现阶段姓氏发展的现状。
针对遍地开花的姓氏现状,有些城市陆续开展了“姓氏文化节”,给了大家追本溯源的机会。此阶段的拍摄要在举办有规模的姓氏文化节的地方进行拍摄,比如河南淮阳举办的“中华姓氏文化节”。要在文化节举办的过程中全程拍摄,一边准备后期制作时需要的素材并进行历史重现。
经费预案
向学校机构申请一部分,向一些组织和企业申请一部分,剩余自己筹措。
主要支出:交通费、食宿费、器械耗材费。
效果预测
片子要求制作细心,注重细节和历史发展要求,制作完成后可有老师推荐送往电视台审批,在省会电台播出,以扩大影响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