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策划书.pdf
就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
电视艺术形式。本人带来了纪录片策划书,欢迎参阅。
纪录片策划书范文1
(一)题目:《夕望》
(二)拍摄主题:以一个外来参观者的视角真实再现老年人别样的“青春”,用镜头真实再现
21世纪的城市老年人们有别于传统的生活,他们虽在暮年可是他们也有自己的梦想和希望
。
(三)拍摄目的:现在很多年轻人意志消沉,没有追求,没有目标,过着没有理想的生活,
纪录片《夕望》用镜头真实再现老年的爷爷奶奶们“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以及他们积极
向上的正能量以此激励年轻人积极进取。
(四)拍摄对象:自贡市老年大学的一群特别的学生们。
(五)拍摄内容:选取个别典型的老人,以此为点辐射成面,多方位的展现老大学生们积极
进取,不断学习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六)拍摄要领:切实把握在“雾中行走”的纪录片创作,以客观的视角真实地记录这群老年
大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状态。
(七)拍摄准备:提前征求校方的同意,搜集我们所要拍摄的人物的联系方式背景资料,拍
摄器材,拍摄的策划书。
(八)拍摄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要尽量地切合主题不用盲目地乱拍,同时注意设备安全,
财产安全以及人生安全问题,尽量少干预拍摄画面,以达到最大限度的真实,具体操作根
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九)拍摄方法:仰拍,平拍,俯拍,不同的场景用不同的角度,对景物的选择要尽量灵活
调整,并且灵活选择全景、远景、中景、近景、特写。(十)设备准备:摄像机、三脚架、
话筒、单反、挡光板。
(十一)片长:约27——30分钟
(十二)职务安排:
导演:龚静
摄影师:张启明
场务:杨静
文字编辑:叶科萍
配音:刘俐汝
爵辑:张启明李鑫
美工:周明滔
(十三)后期制作
录音:后期的解说词在录音室完成。
爵辑:aeprpsau等软件进行编辑制作,并在网上搜集相关的图片与背景音乐。
拍摄提纲
(一)拍摄思路以及纪录片大致情节发展:清晨张奶奶迈着矫健的步伐步入大学校门,进入
英语学习班,在课堂上他们积极学习,与老师互动,下课后他们与同学们话家常,探讨学
习,中间可以插入我们的采访,采访他们现在的奋斗目标,以及现阶段的梦想,紧接着镜
头随着张奶奶的身影进入到一楼的舞蹈室,一群翩翩起舞的身影让观众很难想象这是一群
70,80岁的老人的舞姿。随着时间的推移,夕阳西下了,一群老伙伴们有说有笑出了校门
踏上回家的路。
(二)大致分镜头:
镜头一:清晨的阳光懒懒地洒在老年大学的校门,
镜头二:张奶奶侧面入画一路跟拍至英语学习教师
镜头三:张奶奶的手,推至张奶奶前排的一位老人埋头写字的背(中景),再推至讲台展
现老师正面和学生背景的全景。
镜头四:全景展现张奶奶等下课时互相交流的情景,
镜头五:穿插记者在教师采访的老人们的镜头(关于为什么想学习?现在的梦想是什么?如
何解读中国梦?)
镜头六:张奶奶与英语班的同学道别,步入舞蹈班(跟拍)
镜头七:张奶奶与舞蹈班的老师互相打招呼(体现和谐友爱的气氛)
镜头八:张奶奶进入队伍与大家一起跳舞(全景,脚步特写,收录同期声)
镜头九:额头汗水特写,脸上笑容特写
镜头十:夕阳西下同学们在校门口道别,(全景,中景)脸上的笑容(特写),挥动的双手(中
景——近景)
镜头十一:红色的夕阳渐渐西下解说词:正在准备中
策划人:龚静,
策划时间:20xx/3/10
纪录片策划书范文2
一、选材背景
现今社会,传媒作为“第四权力”,在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传媒人员素质也有严
苛的要求。广播电视新闻学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的需求而兴起的一个新兴专业
,为培养大量媒体高级人才而不懈努力。编辑是用物质文明设施和手段组织、采录、收集
、整理、纂修、审定各式精神产品,使之传播展示于社会公众的工作和从事这项工作的人
员。广播电视新闻学是培养具有广播电视新闻学的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在广播
电视宣传部门,从事编辑、采访、节目主持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大学本科的教
育在进行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也为广播电视新闻系的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实践平台。
二、目的意义
在教学实践中,班级分组创办报纸、杂志等,在采访与写作中感受记者和编辑的双重身份
的认证。在大学各类的文学社、杂志社、报社、网络等传播媒介中,我们总能看到记者在
各种活动奔走的身影,因为这些传媒机构的相对不专业性和注重学生学习实践的性质,往
往是一人分担两个角色甚至更多。即使有些社团有记者团和编辑部的分管机构,但是大部
分来说是虚设的,记者和编辑的工作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