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政治复习】课件:第三单元第7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共58张PPT).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7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考纲展示·体系构建;;基础梳理·题眼突破
核心考点1 我国的分配制度
1.生产决定分配
(1)生产与分配的关系。;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1)按劳分配为主体。
①适用范围: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②地位: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2)客观必然性: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①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③直接原因:劳动的性质和特点。;(3)意义。
①有利于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生产要素分配: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2)意义: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题眼突破
1.正确区分各种具体分配形式;2.财产性收入
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3.正确认识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
(1)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其形式多样,如按劳分配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工资收入等。
(2)非劳动收入: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收入,如利息、股息等;风险收入,如红利。
(3)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都受到国家保护。
【特别提示】 同是工资、奖金收入,分配方式不同
只有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的职工工资、奖金收入才是按劳分配收入;而非公有制经济中的职工工资、奖金收入则是按生产要素(劳动要素)分配收入。;真题演练
命题角度1 收入分配方式
1.(2014·天津)河北省饶阳县的程秀把承包的4亩地入股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该公司的股东和员工。程秀说:“除了每亩每年保底租金800元外,我春节前又领了15%的分红,加上每月工资1 200元,一年下来能挣两万多。”她的收入 ( )
①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②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
③属于按劳分配 ④受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分配制度。租金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①符合题意。股东参与公司分红,其收益受公司经营状况影响,②符合题意。程秀的工资收入是在民营企业所得,属于按劳动要素参与分配,③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股票,④与材料无关。
【答案】 A;命题角度2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2.(2014·四川)M村在确认村民的土地经营权等权属后,将1 000亩土地的经营权流转给T公司,用于种植蔬菜和花卉,每户村民按850斤大米(约1 400元)/亩·年的标准领取租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
①村民获得租金是因为土地与资本和劳动结合创造了价值
②土地所有权在土地向专业公司流转后仍归每户村民所有
③村民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所获收入属于非农业劳动收入
④土地经营权流转能使市场有效发挥配置土地资源的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村民获得租金是因为土地作为生产要素参与价值的创造,而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排除①。土地所有权归属于集体,农户只有经营权,集体土地的所有权归集体,而不是农户,排除②。土地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非劳动收入,故③正确。土地经过经营流转,产生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可见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故④正确。
【答案】 D;核心考点2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1.收入分配公平
(1)是什么:(表现和要求)
①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
②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为什么:(必要性)
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特别提示】 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意义
(1)从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角度: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
(2)从分配与消费的关系角度: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有利于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