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发布:2025-04-04约1.55万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PAGE页,共NUMPAGES页

2025年长安区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第1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近年来的考古证明了良渚古城的居民结构迥然不同于依照血缘关系形成的农业村落,古城并无农业生产的迹象,城内却发现了大规模粮食仓储,据此推算古城直接垄断了大约20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农业剩余和其他资源。这反映了当时()

A.农业发展水平较高B.社会结构呈现多元化特征

C.城乡之间存在紧密的辖制关系D.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国家机器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根据材料“古城并无农业生产的迹象,城内却发现了大规模粮食仓储”可知,良渚古城并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而是通过某种方式控制了周边区域的农业剩余和其他资源,这说明城乡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辖制关系,城市对农村的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和调配,C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农业产量的具体数据,仅由“大规模粮食仓储”并不能直接推知当时农业发展水平如何,排除A项;社会分化通常指的是社会结构中的不同阶层或群体之间的差异和分化程度,材料没有提及社会分化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完备的国家机器通常指的是具有较为完善和复杂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组织机构的国家体制材料,材料只是良渚古城对周边农村资源的控制,如何控制并未提及,不能说明国家机器的相关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

2.荀子在《天论》中指出:日月之蚀、星坠木鸣等现象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下列言论中与之最相近的是()

A.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也

B履霜以知坚冰必至,天之道也

C.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D.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荀子强调天象变化是自然规律,承认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履霜以知坚冰必至,天之道也”意思是当我们在冬天踩着霜走路时,就应该知道,坚固的冰层必定会到来,这是自然的规律。强调通过自然现象(履霜)预见未来(坚冰至),也体现对自然规律的认识,B项正确;“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也”体现了儒家对鬼神保持理性态度,虽不否定其存在,但主张保持距离,与题干的唯物倾向和主张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的主题不同,排除A项“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此句否定鬼神的真实性,认为其源于心理作用,与题干讨论自然现象的主题不同,排除C项,“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是西汉董仲舒的一个哲学命题,认为事物的法则、规律不会变化,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与材料主张变化的观点不相符,排除D项。故选B项。

3.梁末的侯景之乱是南朝社会的一次大变动。许多王公贵族,因为“骨脆肤柔,体赢气弱”,在战乱中丧身,南方土豪洞主纷纷登上政治舞台,出身江南寒人的陈霸先趁势崛起,最终取代梁朝,建立了陈朝。据此可知,侯景之乱()

A.推动庶族地主崛起B.终结门阀士族统治C.得到南方豪族支持D.改变南北力量对比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控制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据材料信息“因为”骨脆肤柔,体羸气弱',在战乱中丧身,南方土豪洞主纷纷登上政治舞台,出身江南寒人的陈霸先趁势崛起,最终取代梁朝,建立了陈朝”可知,侯景之乱的过程中,出身寒门(“江南寒人”)的陈霸先夺权标志着庶族势力突破士族垄断,成为新的政治力量。题干中“南方土豪洞主登上政治舞台”进一步印证地方豪强(兼具庶族属性)填补权力真空,与庶族崛起互为表里,A项正确;门阀士族的统治虽遭重创,但并未因侯景之乱彻底终结。南朝至隋唐初期,士族仍保有社会声望,其彻底衰落需至科举制实行(唐朝)和黄巢起义后才实现。题干仅体现士族势力削弱,不足以支撑“终结”这一绝对结论排除B项;题干未提及侯景之乱本身“得到”豪族支持,而是强调豪族在乱后借机崛起。两者因果关系不成立,且陈霸先与豪族的关系更接近权力竞争而非单向支持,排除C项;侯景之乱主要冲击南朝内部权力结构,虽间接削弱南朝国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