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发布:2025-04-06约8.12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5年长安区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

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第1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近年来的考古证明了良渚古城的居民结构迥然不同于依照血缘关系形成的农业村落,古城并无

农业生产的迹象,城内却发现了大规模粮食仓储,据此推算古城直接垄断了大约2000平方公里范

围内的农业剩余和其他资源。这反映了当时()

A.农业发展水平较高B.社会结构呈现多元化特征

C.城乡之间存在紧密的辖制关系D.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国家机器

2.荀子在《天论》中指出:日月之蚀、星坠木鸣等现象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

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下列言论中与之最相近的是()

A.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也

B履霜以知坚冰必至,天之道也

C.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D.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3.梁末的侯景之乱是南朝社会的一次大变动。许多王公贵族,因为“骨脆肤柔,体赢气弱”,

在战乱中丧身,南方土豪洞主纷纷登上政治舞台,出身江南寒人的陈霸先趁势崛起,最终取代梁

朝,建立了陈朝。据此可知,侯景之乱()

A.推动庶族地主崛起B.终结门阀士族统治C.得到南方豪族支持D.改变南北力量对比

4.元代到海南任职的蒙古人和色目人共21位。他们在海南的事迹可分为三类,政治方面如平乱、

招抚黎人;教育方面如重修县学;社会方面如“为李节妇表门”。这可用于说明元朝()

A.对海南治理以教化为主B.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C.因俗而治政策得到推广D.重视对边疆的管理

5.汉律存在着“律令不分、礼律杂糅”的问题。魏明帝时制成魏律18篇,将刑法条文内容尽数纳入其中。

晋武帝时又制定了《泰始律》20篇,由此使“律”的内容集中于刑律,行政制度的内容另行置于“令”,

即《晋令》40卷中。这一变化说明魏晋时期()

A.儒家思想融入法律B.刑法条文完善细致

C.法律制度更加规范D.政治秩序较为稳定

6.明朝万历年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赋役合并、计亩征银”的一条鞭法。对此时人评价道:“今

科差于地者,不过曰计地而差,则地多之富家无可逃。与其使富商大贾逐末者得便,宁使务本

者稍宽,不犹愈(较好)乎?”该观点认为,一条鞭法()

A.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B.导致抑本务末的作用

C.减轻了农民的徭役赋税负担D.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7.19世纪90年代中期,无锡、常州、江阴等地的农户已开始用机纱织布。1896年,无锡第一家

近代纱厂-业勤纱厂开工,机纱供销常州、江阴、镇江及本县其他乡镇,产品“随出随销”,都供

给附近农村织户使用。这说明当时()

A.农村生产方式出现重大变革B.纺织业的近代转型面临困境

C.区域经济呈现一体化趋势D.传统经济助益民族工业发展

8.辛亥革命后,反对袁世凯独裁专制,宋教仁到处演说为国民党争取多数席位。“宋案”发生

后,袁世凯利用进步党对抗国民党并控制议会。当进步党势力大增之际,袁世凯又策动组建公民

党,以打击国民党和进步党。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政党已经沦为专制工具B.政党政治具有一定影响力

C.北洋派系内部纷争加剧D.议会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

9.194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各边区进一步深化精兵简政。在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系统的工作人员

由548人减少到100人,八路军前方总部机关和第1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