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八章项目投资决策.ppt

发布:2017-05-18约7.32千字共6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计算使用新机器增加的净现值: 35000×(P/A,12%,6)+7500×(P/F,12%,6) - 106750 = 35 000×4.111+75 00×0.507-106750 =+40937.50(元) 购买新式机器设备可增加净现值大于零,说明更新方案可行。 练习2-2项目计算期不同的多方案比较决策 例: 某企业拟投资建设一条新生产线。现有三个方案可供选择:A方案原始投资为1 250万元,项目计算期为11年,净现值为958.7万元;B方案原始投资为1 150万元,项目计算期为10年,净现值为920万元;C方案的净现值为-12.5万元。贴现率为10%。要求:判断方案的可行性并作出投资决策。 解;(1)C方案的净现值小于零,不具有财务可行性 B两方案的净现值均大于零,具有财务可行性 (2)计算年等额净回收额进行决策 A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万元) B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万元) ∵149.7>147.6 ∴B方案优于A 方案。 练习3项目投资规模决策 例: 某企业拟建立新厂房出租,现有两种投资方案:一种是建一小型厂房,另一种是建一中型厂房,有关资料见表。假定该企业折现率为10%,哪个方案好? 表新建厂房的有关资料 项 目 甲方案 乙方案 投资额/元 厂房规模 使用年限/年 年租金收入/元 年营运成本(付现成本)/元 固定资产残值/元 300 000 小 10 100 000 60 000 50 000 500 000 中 10 200 000 120 000 80 000 解:甲方案的年现金净流量=100 000-60 000-税=40 000 -税(元) 乙方案的年现金净流量=200 000-120 000 -税=80 000 -税(元) 甲方案的净现值=(40 000 -税)×(P/A,10%,10)+50 000×(P/F,10%,10)-300 000 =(40 000 -税)×6.145+50 000×0.386-300 000=-34 900(元) 乙方案的净现值=(80 000 -税)×(P/A,10%,10)+80 000×(P/F,10%,10)-500 000 =(80 000 -税)×6.145+80 000×0.386-500 000=22 480(元) 由于甲方案的净现值为负数,因而舍弃;乙方案的净现值为正数,所以选择乙方案为最佳投资方案。 2.投资回收期的特点 (1)直观,理解、计算容易; (2)忽视回收期以后的现金流量; (3)没有考虑现金流量的取得时间; (4)不能正确反映投资方式的不同对项目的影响。 (二)会计平均收益率(ARR) ARR期望会计收益率,方案可行 ARR期望会计收益率,方案不可行 计算简便、易懂 会计平均收益率法的优缺点 优点 忽视了资金时间价值因素 缺点 二、动态评价指标:净现值 动态评价指标:净现值 动态评价指标:净现值 n──项目计算期(包括建设期和经营期) i—预定的贴现率(资金成本或企业要求的报酬率) 动态评价指标:净现值 动态评价指标:现值指数 现值指数(PI)—投资项目未来现金流入量按资本成 本折算成的现值和原始投资额现值总额的比率。现值 指数也称为获利能力指数。 PI Profitability index 现值指数(获利指数)=1+净现值率 PI= 项目投产后各年现金流量现值之和 原始投资现值 决策标准 互斥方案:选择现值指数较大的方案 投资与否决策:PI1为可接受方案,否则拒绝。 现值指数法特点: 与净现值法类似。不同的是该指标便于对原始投资额不同的方案进行比较决策。 动态评价指标:内含报酬率 内部收益率(IRR)—使项目投资的净现值为零时的贴现率。 NPV= S n t=0 (CI-CO)t· (1+IRR)-t=0 IRR为未知数 或 ×(P/F,IRR,t)=0 计算步骤: 情况一:经营期内各年现金净流量相等时,且全部投资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 (1)计算年金现值系数 (2)根据计算出来的年金现值系数和n,查表确定IRR的两个临界值。 (3)用插值法求IRR。 情况二:经营期内各年现金净流量不等 (1)设定折现率,计算NPV, NPV0,提高折现率,NPV0,降低折现率。 (2)反复测试,寻找出使NPV由正到负或由负到正且NPV接近于零的两个贴现率。 (3)用插值法求IRR。 例5-9 插值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