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谈中小学生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及预防对策.docx

发布:2018-01-19约1.53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谈中小学生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浅谈中小学生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出行安全牵动着千千万万的家长和教师的心,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迅速发展,全国中小学生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事故的发生不仅对中小学生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痛打击。笔者认为降低交通事故对中小学生的侵害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必须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立足岗位,开拓创新,积极探索预防中小学生交通事故的新路子。  一、造成学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看,中午、下午放学时间发生交通事故较多,而且大多集中于学校门口邻近的道路上。主要原因是该时间和地段上车流、人流、物流相对集中,交通拥堵,机动车和行人交通违法的行为明显增多所致。  2、从造成事故的违法原因分析,一是中小学生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对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对行人的行走规则及机动车的行驶特点不明确,对交通违法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二是由于中小学生存在活泼好动的生理特点,在公路或街道上行走时,想跑就跑,想走就走,想过马路就立即横穿。有的甚至在马路上踢足球、踩滑板,骑车追逐、嬉戏,不顾前后左右,任意穿行,其突发行为往往令正常行驶的车辆猝不及防。  3、从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分析,学校附近缺少明显的警告标志和指示标志,人行横道线也模糊不清,不能引起驾驶人警觉。  4、从管理者因素分析,家长和学校是学生安全的直接管理人(监护人),负有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和引导的职责,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家长只是送学生上学,接学生回家,而没有教给学生安全过马路的方法,学校及老师也是如此。二、中小学生交通事故预防对策:  1、争取政府的大力支持,协调有关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对各中小学校附近进行规范化管理,如采取在学校附近学生比较集中的地方施划学生专用通道,设置“时段禁行标志”,采取禁止机动车在学生上学、放学时段通行等措施。  2、以“五进”活动为契机,大张旗鼓地开展交通安全进学校活动。针对中小学生对突发交通事件处理能力差这一特点,组织业务知识过硬并具有一定讲解能力的民警,定期深入学校,上交通安全法制教育课、观看事故录像、带领学生走上公路,开展以安全行车走路、遵守交警指挥、处置突发事件为主要内容的交通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文明交通意识,提高他们的实际交通能力。  3、加强学校及周边交通安全秩序管理。组织民警利用早、中、晚学生上、下学交通高峰期,在人、车流量较大的各中小学校路口,指挥车辆,疏导交通,护送学生过马路,严防拥堵。对翻越护栏、随意横穿马路的学生严肃批评教育,对骑自行车猛拐、互相追逐、上机动车道等违法行为屡教不改的,要与之所在学校和家长取得联系,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入手,齐抓共管,一起努力,一起来为减少中小学生的违法行为出力。  4、加强对日常生活中交通违法行为的纠处力度。在日常交通管理工作中对交通违章始终保持从严纠处,严格管理的高压态势,借助每次开展的专项整治活动,把从严管理形成长效管理机制,扭转人们长期养成的不良交通习惯,营造出人人遵守交通法规的社会新风尚,为广大中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同时,要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学校周边道路交通秩序整治,重点清理学校周边违章占道,严管车辆乱停乱靠、随意鸣笛、超速行驶等违法行为,规范车辆通行秩序。  5、加大对学生的管理力度。对于中小学生的交通违法行为要加大管理力度,深入宣传,做到违法必究,当然处罚要讲究策略,例如,如果有学生放学骑着自行车行驶在机动车车道,我们可以把他的自行车暂扣下来,让他同民警一起来纠正违法行为,过半小时再教育放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