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损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复技术浅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破损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复技术浅析
破损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复技术浅析
尼其宏(北兴衣场公路管理站)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公路交通量越来越大,
超载现象和重载车辆也越来越多,随之而来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破损的现象
也越来越严重,路面修复已成为许多公路部门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
某工程实例,分析研究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了几种
可供选择的修复方案.
关键词:刚性路面维修技术路面养护
O引言
水泥混凝土以其使用年限长,养护费用低等优点,在我国得到广
泛应用,这对提高道路等级,改善道路通行能力,提高社会效益起到了
明显作用.但是,随着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增多,一些水凝混凝土路面因
服役期已到或因设计不周,施工不当等原因造成路面出现各种病害
(如断板,错台,唧泥等),且有些路面病害相当严重.目前,破损混凝土
路面的处理方法可归纳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按原结构整修,如断板更
换,压浆处理,灌注聚酯胶类粘结剂等,该类方法已普遍适用于断板率
较低,病害较轻的混凝土路面;第二类是以混凝土路面做基层,在其上
加铺其他结构层,加铺层由于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素混凝土加铺层,钢
筋混凝土加铺层和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等,该种方法适用于路面破损较
严重的路面:第三类是对于混凝土面板严重破损的路面,将老路面板
全部拆除掉,重新铺筑新的路面结构,一般情况下将拆除掉的混凝土
板用做片石(块石)或废弃掉,其浪费(尤其是石料贫乏地区)及造成的
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社会影响比较强烈.破损水泥混凝土路面利用技
术,在国外(如美国,日本等)已广泛采用,且机械化程度较高,技术比
较成熟.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修复改建工程中,采用多种处理方法,开发
利用破损混泥土路面,从而使得即能够达到保证路面整体功能,又能
降低工程造价和减少环境污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举例说明
某公路于1995年以前建成,该路段路面宽9米(老路面宽6.0
米+路肩硬化宽2×15米),路面结构为多次罩面形成的黑色颗粒
面层和一层15厘米石灰土基层,结构层总厚度约22厘米,路面沉
降,坑槽,网裂等病害相当严重.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满足交通
量日益增大的需求,相关部门决定对其进行以提高标准为目的的修
建.该路段混凝土路面于1995年建成通车后,1996年,1997两年
没有出现什么问题,1998年却出现了几十块断板.1999年春融季
节断板增多,汛期更为严重,当年换板处理360块.2000年破坏速
度更快,汛期以后,平均每天断板5~6块,尽管2000年度又换掉了
260块,仍然无济于事,换板速度远远没有断板速度快.到2000年
底全面现场调查时,发现混凝土面板断板率高达63.2%,唧泥,错台
病害严重,已严重影响车辆的顺畅通行.
2修复改建工程技术方案
经过对工程投资,质量,工期,保通工作,环境保护以及社会影
响等诸多方面的综合比较,决定充分利用原混凝土面板.基本思路
为:虽然原混凝土面板破坏严重,但还有36.8%的完好板和158%
轻微断板,把这些板废弃极其可惜.故,对完好的轻微断板进行压浆
处理,清除脱空现象,再对严重断板和破碎板进行特殊处理(破碎成
小块,按间距1O~15厘米进行摆放,然后浇筑高塌落度的15}}混
凝土使之固定)用作下基层,在统~铺筑上基层和沥青面层,改造后
成为非标准型的柔性路面.路面结构自上而下分别为:加宽部分:细
粒式沥青混凝土(厚2厘米)+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厚4厘米)+水
泥稳定石屑(厚15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厚24厘米)+水泥稳定
土(厚20厘米).原混凝土路面部分: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厚2厘米)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厚4厘米)+水泥稳定石屑(厚15厘米)+原
混凝土板压浆破碎处理(厚24厘米)-I’-利用原路面石灰土基层(厚
30厘米).
路面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
工程技术卷
——一
旦——』
{1
—
_L——一—一—————上一磋路
..’’__.●●——
L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
4一一一一—————一~——一一
————
细垃式灏蕾混蕊土妊垃式赫啬淀蕊土
中毡式丽嚣漫鬣土中较式衢鬻混菠土
水意稳定矗属’}:屁稳定石屑
末显稳定碎石腰混蕊土蛭压燕靛链理…一
髭稳定土萃4南艨路面若蕊±基层圈1正旨回
主要设计指标,加宽部分为:设计计算允许弯沉值0l39毫米,
设计时速80公里/zj\B~,路面设计采用BZZ一1O0轴载标准.水泥
稳定土回弹模量400Mpa(7d饱水抗压强度大于1.OMpa),水泥
稳定石屑(碎石)回弹模量500Mpa(7d饱水抗压强度大于
4.0Mpa),沥青混凝土回弹模量11OOMpa.
3施工技术关键
3.1混凝土板压浆处理
3.1.1压浆板块的取舍.原混凝土板是否进行压浆,取决于板块
裂缝的多少,相邻板块的裂缝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