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職工培训教材之二.doc

发布:2017-01-12约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职工培训教材之二 钣金基本知识及工艺要求 钣金加工的基本慨念 钣金至今尚未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根据其生产特点,可定义为:钣金是针对金属薄板(厚度通常在6mm以下)的一种综合加工工艺,包括剪、冲、弯、焊、铆、拼接、成形等,其显著特征是同一零件厚度一致。 钣金件的生产工艺流程 不同结构的钣金件其生产工艺流程可能各不尽相同,但一般的流程是:生产任务单→准备图纸→绘制展开图→下料→普沖→折弯→铆焊→组装成形。 三、.钣金展开计算 1、展开计算原理: 金属板料在弯曲时,弯曲处会发生塑性变形,其外表层受拉伸而伸长,内表层受压缩而缩短,在表、里层之间必定有一层既不伸长也不缩短而保持其原有的长度,这一层我们称之为中性层。所以弯曲件的下料尺寸是以料的中性层长度来计算的。一般情况下,中性层不在料厚的中心而向内层偏移,其偏移程度由料厚和弯曲半径决定。料越厚,弯曲半径越小,越向内偏移,弯曲处的中性层长度就越小。由于种情况的存在,我们在计算弯曲件的展开尺寸时,引进一个系数K,它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获得的经验数据,如表2所示: 2、计算方法 一般采用的是比较简单实用的折弯扣除法来计算展开尺寸。 展开长度=料外+料外-展开系数(K 值) 要求较精确的情况下用几何法计算。常见折弯类型及计算见表1: 表1 钣金展开计算 折弯 类型 示意图 计算公式 (展开尺寸L) 直角 折弯 经验精确计算式: L=A+B-K (K值按表2选取) 近似简易计算式: L=A+B-2T (T为材料厚度) 非直角 折弯 圆弧 折弯 R /T>5 L=(A+B)-2(R+T)+1.57(R+0.5T) 压 死 边 L=A+B+0.43T 直边 段差 (Z折) 1、当H≥5T时,分两次成型,按两次直角折弯计算; 2、当H<5T时,一次成型, L=A+B+M (M值按表3选取) 斜边 段差 (Z)折 1、当H<2T, 且 θ≤70°时 L=A+B+C+0.12 θ>70°时 L=A+B+M (M值按表3选取,即按直边段差展开); 2、当H≥2T时,分两次成型,按两次非直角折弯计算。 表2 展开尺寸计算K值(弯曲角90°) 0.5 1.0 1.5 2.0 2.5 3.0 4.0 5.0 6.0 8.0 10.0 12.0 15.0 0.5 0.82 1.0 1.3 1.4 1.7 1.9 2.3 2.8 3.1 4.1 4.9 5.7 7.0 0.8 1.2 1.4 1.6 1.8 2.0 2.3 2.7 3.1 3.5 4.4 5.3 6.1 7.4 1.0 1.4 1.6 1.8 2.1 2.3 2.5 2.9 3.4 3.8 4.7 5.5 6.4 7.7 1.2 1.7 1.9 2.1 2.3 2.6 2.7 3.2 3.6 4.0 4.9 5.8 6.6 8.0 1.5 2.1 2.3 2.5 2.7 2.9 3.1 3.5 4.0 4.4 5.3 6.1 7.0 8.3 1.6 2.2 2.4 2.6 2.8 3.0 3.2 3.6 4.1 4.5 5.4 6.2 7.1 8.4 2.0 2.6 2.9 3.1 3.3 3.5 3.7 4.0 4.6 5.0 5.9 6.8 7.6 9.0 2.5 3.3 3.5 3.7 3.9 4.1 4.3 4.7 5.2 5.6 6.5 7.3 8.4 9.5 3.0 3.9 4.1 4.3 4. 4.7 4.9 5.3 5.8 6.2 7.1 7.9 8.8 10.1 3.2 4.1 4.3 4.5 4.7 5.0 5.2 5.6 6.0 6.5 7.3 8.2 9.1 10.4 3.5 4.5 4.7 4.9 5.1 5.3 5.6 6.0 6.4 6.8 7.7 8.5 9.4 10.7 4.0 5.1 5.3 5.5 5.7 5.9 6.1 6.6 7.0 7.4 8.3 9.2 10.0 11.3 4.5 5.7 5.9 6.1 6.3 6.5 6.7 7.2 7.6 8.0 8.9 9.8 10.6 12.0 5.0 6.3 6.5 6.7 6.9 7.1 7.3 7.8 8.2 8.7 9.5 10.4 11.4 12.5 表中 R-弯曲内半径(弯刀头部曲率半径)  T-材料厚度  K-计算系数   表3 直边段差展开系数M(单位mm) 板厚T 高差H 0.5 0.8 1.0 1.2 1.5 1.6 2.0 3.2 0.5 0.1 - - - - - - - 0.8 0.2 0.1 0.1 - - - - - 1.0 0.5 0.2 0.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