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患者视网膜病变患病情况及 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糖尿病足患者视网膜病变患病情况及 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程新文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医院五官科250031
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视网膜病变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 年~2012 年48 例糖尿病足变患者的资料作为观察组,同期50 例单纯 糖尿病患者的资料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视网膜病变37 例,占77.1%,对照组视网膜病变者16 例,占32.0%,观察组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病程、高血压患病率、c 反应蛋白水平、血浆纤维蛋白原 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显著增高,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重视并 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
关键词:糖尿病足;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干预措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患者最 常见、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成为西方国家承认致盲的主要原 因,在我国DR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 研究显示,糖尿病长期代谢控制不良是DR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约 12%糖尿病患者在病程中可并发足部溃疡[1],糖尿病足患者中视网膜 病变发生率高,其是否存在相关性成为近年来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 介绍糖尿病足患者视网膜病变情况及危险因素,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012年48例糖尿病足变 患者的资料作为观察组,同期50 例单纯糖尿病患者的资料作为对照 组,年龄在37~76岁之间,平均58.6plusmn;12.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 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行常规检查,测定血压;空腹抽取肘静脉血, 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空腹血糖;免疫比浊法病程。对两组患者视网 膜病变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病程、高血压患病率、、CRP 水平、糖 化血红蛋白)进行统计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数据间 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标准为0.05,当 Plt;0.05时,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危险因素对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危险因素对照
观察组患者视网膜病变37 例,占77.1%,对照组视网膜病变者 16例,占32.0%,观察组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病程、高血压患病率、c 反 应蛋白水平、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 重要原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 生活质量,可能与蛋白质非酶糖化、糖化血红蛋白、自由基作用的激 活及细胞因子有关,其原因与机体糖代谢紊乱及微循环障碍有关[2]。
探讨DR的危险因素对DR的早期干预有重要意义。在本组资料中, 观察组患者DR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危险因素包括病程、高血 压患病率、c反应蛋白水平、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 平。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糖尿病未自身炎症性疾病,炎症在动脉粥样 硬化全程中起重要作用,CRP是一种肝脏合成的非糖基化聚合蛋白质 [3],是炎症时相蛋白的敏感指标,与糖尿病微血管有关,参与病变的 发生、发展;血浆纤维蛋白原是炎性标志物,也是凝血因子,机体受 损或炎症刺激时,血浆浓度升高,其降解产物直接激活血管内皮细胞, 促进粘附分子表达,血管内皮损伤刺激血小板凝集释放细胞因子[4], 释放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增加血栓形成几率;高血压、病程、糖 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足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有研究资料表 明,在纠正以上确定性因素后,DR 的发生率会明显降低。糖尿病足 患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显著增高,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重视并 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
参考文献:
[1] 刘兴佳,袁玉伟.2型糖尿病患者中肾病眼病与糖尿病足的 相关性[J].中外医疗,2008,27(18):45—46
[2] 张雪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管性血液病因子和纤维蛋白 原的关系[J].微循环学杂志,2004,14(3):51—5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