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全优课堂·2016高考生物一轮配套:7.2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ppt

发布:2017-08-09约8.95千字共6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另潞椽魔汕享谜怜溢促副戎芒系麓燕库醉锭憾吻詹吾部聋唉咒购孵溪技热全优课堂·2016高考生物一轮配套:7.2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全优课堂·2016高考生物一轮配套:7.2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5课时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生物不断进化的主要原因。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内容:_________、_________、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 (2)意义:科学地解释了__________的原因和____________形成的原因。;(3)局限性: ①对____________的本质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②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______水平; ③强调物种形成都是__________的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判一判] 1.物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答案】× 【解析】种群。 2.只有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才能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 【答案】× 【解析】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包括两个方面——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3.喷洒农药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  ) 【答案】× 【解析】在喷洒农药前,害虫抗药性已经产生,农药仅起选择作用。 4.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 【答案】× 【解析】不是定向改变。 5.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 【答案】× 【解析】隔离,不是地理隔离。;6.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总是由突变引起的(  ) 【答案】× 【解析】前半句对,后半句造成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除突变外,还有自然选择等因素。 7.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隔离,进化的标志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 【答案】× 【解析】是生殖隔离。;8.新物种形成一定是长期地理隔离后达到生殖隔离(  ) 【答案】× 【解析】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如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 9.基因交流是指生物个体之间相互交配(  ) 【答案】× 【解析】还必须产生可育后代。 10.自然选择的直接选择对象是个体的基因型,本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 【答案】× 【解析】是表现型。;三、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及中性学说 1.共同进化 (1)概念:不同______之间、________________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原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____________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____________。 2.生物多样性 (1)内容:基因多样性、______多样性、____________多样性。 (2)形成原因:生物的______。 (3)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______。;课外拓展 生物进化的历程和规律 (1)简单→复杂,水生→陆生,低等→高等。 (2)代谢:异养厌氧→光能自养→异养需氧。 (3)结构:原核细胞→真核单细胞→真核多细胞。 (4)生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自身受精→异体受精,体外受精和发育→体内受精和发育。 (5)消化:细胞内消化→细胞外消化。;3.中性学说 (1)提出者:日本学者_________。 (2)内容:大量的基因突变是______的,既无利也无害,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___________的积累,而不是_________。;1.教材第111页图7-3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 2.教材第115页[思考与讨论]——基因频率的计算。 3.教材第116页[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 4.教材第120页[资料分析]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5.教材第122页[技能训练]。 6.教材第123~126页可当兴趣资料阅读,尤其关注共同进化的概念及实例,生物多样性层次及中性学说。 ; 7.教材第113页练习一中2;教材第118页练习一中1和4,二拓展题;教材第121页练习一中1、2;教材第126页练习一中1;教材第129页自我检测一中判断题、画概念图,二、三和四中1、2。;【答案】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 种群基因频率 地理隔离 种群间生殖隔离;【典例引领】 1.《物种起源》出版已有150年,但依然深深影响着现代科学研究,达尔文(  ) A.提出了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观点 B.提出了用进废退的理论 C.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D.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中性突变的积累 【答案】A;【解析】用进废退的理论是拉马克提出来的,种群是生物进化基本单位的观点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达尔文没有提出。中性突变的积累是木村资生提出的。 排雷 (1)自然选择指生物在生存斗争的过程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其手段和动力为生存斗争。 (2)生存斗争包括种内斗争、种间斗争(竞争)和生物与无机环境的斗争。 (3)生存斗争对某些个体的生存不利,但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