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
PAGE
PAGE8
考点规范练2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一、基础达标
1.(2024江苏卷)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子的比例
B.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C.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
D.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
2.某生物爱好小组抽样调查的200人中,各种基因型和人数状况如下表所示,则这200人中,Xb的基因频率为()
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XBY
XbY
人数/人
78
14
8
70
30
A.85% B.30%
C.20% D.15%
3.曲线a表示运用诱变剂前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表示运用诱变剂后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由a变为b、c、d体现了变异的不定向性②诱变剂确定了青霉菌的变异方向,提高了变异频率③四种菌株中d是最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④青霉菌在诱变剂作用下发生的变异可能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A.③④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③
4.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环境发生变更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不变
B.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环境实力越强
C.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桦尺蠖与浅色桦尺蠖表现为共同进化
D.隔离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必要条件
5.玉米的含油量随选择世代的变更状况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选育过程对高含油量玉米品种的产生所起的作用是()
A.变更了限制产油的一对等位基因的总频率
B.变更了玉米的基因库,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C.淘汰了一些表现型,从而导致含油量高的基因频率增大
D.在逐步产生并选择多对等位基因的同时,淘汰了多对等位基因
6.某大型封闭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30%,A的基因频率为60%(没有自然选择和突变),则()
A.自交三代后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发生变更
B.随机交配三代后种群A的基因频率发生变更
C.自交三代后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发生变更
D.随机交配三代后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发生变更
7.下图表示种群与物种的关系,关于它们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物种可以有许多种群,地理隔离阻碍了这些种群进行基因沟通
B.若物种2是由物种1形成的,则物种1肯定发生了基因频率的变更
C.由物种1形成物种2的必要条件是地理隔离
D.若种群1与种群2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变更,则这两个种群都在进化
8.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B.蜂鸟瘦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不能说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D.自然选择能定向变更种群的基因频率,确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9.甲海岛上的某种鸟一部分迁徙到乙、丙两个海岛(三个岛屿相互隔绝),下图所示为刚迁入时和迁入多年后确定羽毛颜色的相关基因的调查结果(B—黑色、b—灰色、B1—黄色)。下列推想正确的是()
A.三个海岛上的这种鸟既存在地理隔离,又存在生殖隔离
B.鸟类迁入新海岛后会与其食物、天敌和无机环境共同进化
C.甲、丙两个海岛的相同环境确定羽毛颜色朝着相同方向进化
D.乙海岛的环境促进羽毛颜色基因发生定向突变,产生B1基因
10.(2017江苏卷)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
B.虽然亚洲与非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
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变更
D.古老地层中都是简洁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困难生物的化石
二、实力提升
1.下图表示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P确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C.图中R表示生殖隔离,它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D.若两个动物交配后能产生后代,则它们肯定属于同一物种
2.某自由交配的种群在Ⅰ、Ⅱ、Ⅲ时间段都经验多次繁殖过程,定期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变更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Ⅰ段内A的基因频率是40%
B.A基因突变为a基因导致基因型频率在Ⅱ段发生剧变
C.在Ⅱ、Ⅲ段,AA个体比aa个体的适应实力弱
D.Aa个体在Ⅰ、Ⅲ段数量均为40,说明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3.下图表示某类植物的进化过程:物种A先是分为A1、A2、A3三个种群,后又分别进化成为B、C、D三个物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1、A2、A3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