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第4课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件 新人教版.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与基因频率的关系。满足一定条件的种群中,等位基因只有一对(A、a)时,设基因A的频率为p,基因a的频率为q,则基因频率p+q=1,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p2、2pq、q2。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发病率与性别无关,男女发病率均为aa的基因型频率, 即q2,故A选项错误;若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病率与性别无关,男女发病率均为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之和,即p2+2pq,故B选项错误;若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女性中的发病率计算方法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情况相同,即p2+2pq,故C选项错误;若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所以男性中的发病率为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故D选项正确。 【母题变式】 变式1 常染色体遗传病发病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关系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病率=(AA个体数+Aa个体 数)÷(全部个体数)×100%= _______基因型频率之 和。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发病率=aa个体数÷(全部个 体数)×100%=___基因型频率。? AA和Aa aa 变式2 性染色体遗传病发病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关系 (1)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病率=(XAY个体数+XAXA个体 数+XAXa个体数)÷(全部个体数)×100%=___________ ____基因型频率之和。 (2)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发病率=(XaY个体数+XaXa个体 数)÷(全部个体数)×100%=_________基因型频率之 和。? XAY、XAXA、 XAXa XaY和XaXa 【高考角度全练】 角度一 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2015·安徽高考)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80%,a基因频率为20%;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 60%,a基因频率为4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 ( ) 导学A.75% B.50% C.42% D.21%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基因型频率的计算知识。根据题意可知,合并后的种群中A基因频率为(80%+60%)÷2=70%,a基因频率为(20%+40%)÷2=30%,根据“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可知,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2×70%×30%=42%,故C项正确。 【方法技巧】自交和自由交配的基因频率计算技巧 (1)自交是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进行交配,也就说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存在生殖隔离。解题时需要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等分别进行分析后再组合。 (2)自由交配是指各种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并且是随机的,也就是说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不存在生殖隔离,解题时要利用遗传平衡定律进行有关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2.(2013·海南高考)果蝇长翅(V)和残翅(v)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假定某果蝇种群有20 000 只果蝇,其中残翅果蝇个体数量长期维持在 4%,若再向该种群中引入 20 000只纯合长翅果蝇,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关于纯合长翅果蝇引入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v 基因频率降低了50% B.V 基因频率增加了50% C.杂合果蝇比例降低了50% D.残翅果蝇比例降低了50%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需关注以下两点: (1)种群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 (2)用遗传平衡定律公式计算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解析】选B。本题考查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计算。因该果蝇种群vv 的基因型频率为 4%,由遗传平衡定律公式算出 v=0.2,V=0.8,进而计算出引入纯种长翅果蝇前,vv 有 0.04×20 000=800,Vv 有 2×0.2×0.8×20 000=6 400,VV 有 0.8×0.8× 20 000=12 800。引入后,基因频率 v=(800×2+ 6 400)/(40 000×2)=0.1,V=1-0.1=0.9,故A项正确,B项错误。因 Vv、vv 的数目不变,而该种群的总数增加一倍,所以 Vv、vv 的基因型频率降低 50%,C、D 正确。 角度二 基因频率的综合应用 3.(2015·山东高考)玉米的高秆(H)对矮 秆(h)为显性。现有若干H基因频率不同 的玉米群体,在群体足够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时, 每个群体内随机交配一代后获得F1。各F1中基因型频 率与H基因频率(p)的关系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导学 ) 【解析】选B。观察题图可知,②类个体是在使用杀虫剂之前,已经发生基因突变产生抗性基因的个体,②③类个体的抗性基因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