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分层作业 二十五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第4课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新人教版.doc

发布:2018-05-14约3.63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时分层作业 二十五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30分钟 100) 一、选择题(共8小题,5分,40分) 1.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 (  ) A., 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和基因突变的方向 C.自然状态下得到的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不是同一物种 D.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 【解析】选B。影响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有基因突变、种群的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等,A,,,B,,,C,D 2.某植物种群中,AA16%,aa36%,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  ) A.,;, B.不变,;, C.不变,;, D.不变,;, 【解析】选C。种群中,A=16%+1/2×(1-16%-36%)=40%,a60%。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16%AA16%AA;48%Aa48%(1/4AA∶1/2Aa∶1/4aa),12%AA∶24%Aa∶12%aa;AA频率=16%+12%=28%,,AA,A=28%+1/2×24%=40%,a60%,,Aa基因频率不变。 3.在阿拉斯加地区,,,,, (  ) A. B.北极熊白色皮毛是雪原和浮冰环境诱导发生突变的结果 C.棕熊与北极熊在自然环境中基因无法交流 D.北极熊和棕熊皮毛颜色的形成都是长期定向自然选择的结果 【解析】选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B;,,C;,D 4.如图表示的是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 (  ) A.a, B.b表示生殖隔离, C.c表示新物种形成, D.d表示地理隔离, 【解析】选C。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1)从形成标志方面分析。 ①如果生物之间出现了生殖隔离,②如果只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2)从二者联系方面分析。 ①只有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产生了明显差异,②生物进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 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方向 B.在自然选择过程中,, C.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逐代自交的过程中,, D.被巨大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的松鼠,, 【解析】选D。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来决定的,,A,,BDd的高茎豌豆逐代自交的过程中,,,C,,,,D 6.如图为四个物种的进化关系树(图中百分数表示各物种与人类的DNA相似度)。DNA碱基进化速率按1%/百万年计算, (  ) A. B.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人类与黑猩猩的DNA差异经历了约99万年的累积 D.大猩猩和人类的亲缘关系,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明确影响基因频率差异的因素:基因突变、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等。 (2)明确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不决定物种的进化方向。 【C。本题考查生物的进化。A项中,,,B项中,,C项中,DNA差异为0.99%,DNA1%/百万年,0.99%99万年的累积,D项中,DNA相似度, 7.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B.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 C.对于濒危物种, D.生物圈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解析】选C。新的物种引入一个生态系统中,,;; 8.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 (  )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 B.毒性过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 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 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对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在生存斗争中,,,,,A项正确;,,,,B项正确;,,,,C项错误;,,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30分) 9.(14分)(2018·南开中学模拟)地雀喙的形状及深度大小与其食性有关,,,1975到1978年之间的变化,:(1)自1976年6月至1978年1月,1 000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食物主要是大坚果时,________。喙特征的改变可能由于环境改变而引起表现型变化但基因型未变;,,________实验来确定。? (3)试分析地雀喙深度变化的因果关系:__________________()。? ①喙产生适应性变化的类型生存机会增加 ②气候变化导致雨量的变化 ③种子的丰富度的变化, ④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中喙产生适应性变化的类型的基因频率相对有所增加 【解析】(1)从题图中可看出,1976年6月至1978年1月,1 000只,(2)食物主要是大坚果时,,,,,(3)地雀喙深度变化的过程为:,,,, 答案:(1)种子的丰富度降低和坚果大而硬的比例上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