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外科伤口愈合.ppt

发布:2017-12-14约6.39千字共3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增加SSI的风险 病人因素 增 加 年龄 65 3 X 营养不良 3 X 活动性感染 2-3 X 激素治疗 2 X 糖尿病 2 X 肥胖 2 X VA Hospital, MN, USA 外科人员刷手时间 皮肤消毒 术前清洁和备皮 手术持续时间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手术室通气 仪器设备不充分的灭菌 伤口分级 手术部位异物 外科引流 外科技术(不充分的止血、死腔,组织损伤等) SSI 危险因素—手术 伤口分级 伤口分级与SSI发生风险 在异物存在的情况下,很小量的细菌即可引起感染 在伤口中最常见的医疗植入异物是什麽? SSI 危险因素—医疗植入物 当一克组织上的细菌总量超过105 时,发生外科部位感染的风险显著增高 Evolution of quantitative bacteriology in wound management Am J Surg 1975 在丝线存在的情况下,只要每克组织上有100个金葡菌即可造成感染 The virulence of Staphylococcus pyogenes for man:a study of problems with wound infection. Br J Exp Pathol 1957 The production of subcutaneous staphylococcul skin lesions in mice. Br J Exp Pathol 1965 Induction of staphylococcul infections in mice with small inocular introduced on sutures. Br J Exp Pathol 1965 Literatures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指南 如何预防外科部位感染 细菌在丝线空隙内的窝藏现象 Prof. Yoshitaka Miyanaga, Tokyo Women’s Medical University Daini Hospital 中性粒细胞大小-12-15um 单核细胞大小-15-20um 假单胞细菌大小-1.5-3um 金葡菌大小-0.7-1.2um 可人体免疫细胞的大小通常是细菌体积的10倍以上,如果缝线有很多空隙,就有可能细菌可以窝藏在内,而人体免疫细胞由于体积大于空隙而不能到达细菌藏匿的地方将它们杀灭。 理想的伤口愈合必须是伤口两侧边缘良好对合(相吻合),这个过程称为一期愈合。成功的一期愈合过程(如左侧动画图示)包括三个连续但互相重叠的阶段:炎症阶段;增生阶段;重塑阶段 在伤口愈合的关键时期内,伤口愈合受外力的影响,包括身体的重量、重力和组织张力。如果没有机械支持,这些外力将导致伤口进一步分离,使伤口无法达到一期愈合。采用缝合线关闭伤口可促进伤口的一期愈合并提供必要的支持以拮抗这些外力的作用。 如左侧动画所示,这是皮肤伤口的完整愈合过程展示 * 伤口愈合的增殖阶段最早在伤口形成3天以后便会出现,最长持续42天,损伤组织开始通过胶原纤维沉积逐渐恢复组织强度,同时新生血管进入伤口愈合组织以提供伤口愈合所需的营养和氧气。损伤组织中新生血管呈颗粒状,通常称为肉芽组织。肉芽组织的出现代表伤口愈合从炎症阶段向增殖阶段过渡。 同时,伤口逐渐收缩以减少伤口表面面积。有效的介入性治疗可以尽早减少伤口表面积,以加速这一进程。 在增殖阶段末期,伤口外观上可能已全部愈合,但新生组织的强度还很小。因此,缝线或其他外来性支撑应继续提供支撑力直至重塑期。 * 伤口愈合的第三个阶段是重塑阶段,即便伤口组织已经能自我支撑时,作用于伤口两侧使伤口裂开的外力仍长时间持续存在。因此,缝线的机械支撑力应继续持续给予,直到新生组织重新获得足够的强度以拮抗张力作用。 例如,乳腺切除术后皮肤缝合时往往张力较大。在受损组织能自我支撑后的数周时间里,如果缝合线不能继续提供支撑力,则伤口张力可以使正在愈合的组织边缘分离,导致疤痕的显著增宽。 对于不同类型的组织而言,在伤口愈合后组织强度仍持续增长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