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临川区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资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临川一中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卷面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命题人:许才发??审题人:余敬龙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A.
B.C.D.
【答案】D
考点:古代经济政策的调整。本题实际上考查古代中国经济政策调整相关内容——经济政策调整的深层次原因。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的表述具有片面性,“破产”一词有严重问题,而是传统经济政策下的政策调整。不正确;C项表述本身具有一定道理,但与B项相比,不能够体现题干要求“最为准确”,从而排除C项;B项表述本身错误,是对题干材料的曲解和误读,不符合史实,不正确。本题正确答案选D。
2.1945年成立的中国纺织建设公司,董事长由国民政府经济部部长兼任,下属85家企业几乎囊括了纺织业的所有部门,享受着低息贷款、官价外汇、低价美棉等政策。1947年公司上交财政及税利达4378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3.2﹪,并将部分盈利充作军用。该公司的经营:
A.使官僚资本的膨胀受到抑制 B.促进了国民政府统治的日益巩固
C.导致民营纺织业的发展困难 D.得益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答案】C
考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下属85家企业几乎囊括了纺织业的所有部门”、“享受着低息贷款、官价外汇、低价美棉等政策”等,本题考查官僚资本主义发展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由于官僚资本主义享有种种特权,发展迅速,从而成为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大障碍,即“三座大山”之一,可知,A项导致民营纺织业的发展困难,符合题意。本题正确答案选A。
3.德国学者韩博天说:“中国政府经常运用一种‘试点’的方法,即允许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摸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成功的地方经验会被吸收到中央的政策中,继而在全国推广。”这种方法最能体现在:
①社会主义工业化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
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A. 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考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中国政府经常运用一种‘试点’的方法,即允许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摸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成功的地方经验会被吸收到中央的政策中,继而在全国推广。”的信息说明是从一个地方试点然后推广的方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符合这一特点,故选择D项。
4.《山乡巨变》中的亭面糊与老婆的一段对话,他老婆说:“搭帮共产党,好不容易分了几丘田,还没有作热,又要归公了。”他说:“这不叫归公……。我们单干了一世,发财没有?还不是年年是个现路子,今年指望明年好,明年还是一件破棉袄。”据此材料,该政策最可能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农业生产合作社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C
考点:三大改造。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这不叫归公,这叫入社。我问你,我们单干了一世,发财没有?还不是年年是个现路子,今年指望明年好,明年还是一件破棉袄。”结合所学可知他要加入的社是农业合作社,是三大改造时期的,故本题选C项,ABD不符合题干要求。
5.下图漫画描绘了一个全身穿着中国货的外国人叫嚣着抵制中国货。对此认识最正确的是:
A.西方国家借人权等对中国指手画脚 B.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出口增加
C.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不利的国际环境 D. 经济全球化导致贸易纠纷增多
【答案】B
考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漫画获取信息的能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抗议者的手牌和所穿T恤上的文字。漫画是西方国家个人行为,故A不当;C是对世界形势的误判,所以C不当。材料没有反映贸易纠纷增多的信息,所以D不当。材料反映中国各类出口的信息,所以B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B。
6.晚清时期某一画报刊记载说:“男女有别,中国为重,而其等级之所判,直将霄壤,泰西各国不然……美妇有名玛丽,现赴某轮船经理一切,而其夫亦在该船为大管,夫妇共事一船,而又女先乎男,《易·系辞上》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于此事可谓铁板注解。”从中可以看出 :
A.西方文明冲击了国人传统观念 B. 女性优于男子符合中国传统的阴阳之道
C.国人消除了男尊女卑旧观念 D.该画报是中国近代第一份中文报刊
【答案】A
考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