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俄国向何处去课件 北师大版.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复习提问 1.俄国通过什么事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这个事件的消极影响是什么? ①农奴制改革; 2.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属于哪一军事集团? ②沙皇专制制度没有改变,俄国近代化的步伐沉重而缓慢。 协约国 温故知新: 俄国在“一战”期间的状况 1914-1917年,俄国有1500多万人应征入伍,至1917年,俄国约有150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 大量的未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了工厂,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 自学课本P2—3,在书上做好笔记: 事件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时间 结果 性质 1917.3 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工人苏维埃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资产阶级掌权) 资产阶级革命 1917.11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诞生。 无产阶级革命 措 施 三、“退一步,进两步”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工业: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国家配给 分配:强制劳动,“不劳动者不得食” 政治上: 初步建立新生的苏维埃国家制度 经济上: 军事上: 组建红军 外交上: 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合约》, 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新生的苏俄巩固政权的措施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为探索俄国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一、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二、1921年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P4) 原因: 内容: 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反扑 实行余粮收集制 工业国有化 取消自由贸易 效果: 帮助苏维埃渡过难关。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危害 农民不堪忍受越来越严重的无偿征购,有意减产,以抗拒粮食征集。导致俄国1920年的粮食产量只有1913年的一半,1921年的播种面积比1920年减少了690万公顷。农民中反苏维埃的情绪日益严重。 农产品和原料短缺,导致多数工厂停产,1920年的工业产值只有战前的13%,煤和钢铁产量只有1917年的28%和4%。工人大量失业,开始罢工游行。 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稳定。 1921年3月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针对这种错误,列宁又做出了 怎样的探索? 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特点) 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启导精思 新经济政策的成效 1921—1922年收购粮食3800万担。 1925—1926年收购8900万担。 1925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战前的水平。 1921—1924年国有大工业总产量增长了一倍,保存了工人的基干力量。 1925年,社会主义成分在整个工业中占到81%,资本主义成分受到排挤。 自主提升:通过材料数据归纳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国民经济迅速恢复,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政策的转变体现出列宁坚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 小结,笔记整理: 1.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了___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1917年11月,在____领导下又爆发了____革命,是世界历史上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革命,把___________理论变为现实. 2.列宁探索俄国富强之路:首先实行______政策,后来又实行 ____________. 3、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月 列宁 十月 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 社会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 新经济政策 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课堂检测: 列宁说:“国内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