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质量检测6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阶段质量检测(六)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2017届天津市红桥区一模)B基因在人肝脏细胞中的表达产物是含100个氨基酸的β-100蛋白,而在人小肠细胞中的表达产物β-48蛋白是由β-100蛋白的前48个氨基酸构成的。研究发现,小肠细胞中B基因转录出的mRNA中某一“CAA”密码子上的C被编辑成了U。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肝脏和小肠细胞中B基因的结构有差异
B.组成β-100蛋白和β-48蛋白的化学元素不同
C.β-100蛋白与β-48蛋白的空间结构相同
D.小肠细胞中编辑后的mRNA第49位密码子是终止密码UAA
解析:肝脏细胞和小肠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含有相同的基因,A错误;组成β-100蛋白和β-48蛋白的化学元素相同,B错误;β-100蛋白和β-48蛋白由于氨基酸数量不同,空间结构也不同,C错误;小肠细胞中B基因转录出的mRNA靠近中间位置某一CAA密码子上的C被编辑成了U,导致形成β-48蛋白,可见,编辑后的mRNA第49位密码子是终止密码UAA,D正确。
答案:D
2.(2018届江西西路片七校一联)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如图是该动物一个精原细胞在产生精子过程中某时期的示意图,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示细胞中,a基因应该来源于交叉互换或基因突变
B.图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该细胞中含2个染色体组
C.基因B/b与基因E/e之间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细胞基因型有ABe、aBe、AbE
解析:图示细胞中两极所对应的两条染色体是由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再经着丝点分裂形成,正常情况下,这两条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应相同,而图示细胞两极所对应的两条染色体上却出现了等位基因A和a,因该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所以a基因只来自于基因突变,A错误;图示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是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据此可判断,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再结合题意“一个精原细胞在产生精子过程中某时期的示意图”可知,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B正确;基因B/b与基因E/e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二者之间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时,图示的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的两个精子细胞的基因型为ABe、aBe,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的两个精子细胞的基因型为AbE、AbE,所以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细胞基因型有3种:ABe、aBe、AbE,D正确。
答案:A
3.(2017届沈阳质量监测)在正常生物体内,碱基对的错配可引起DNA的损伤,对损伤部位的切除修复过程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核酸内切酶和DNA酶作用的化学键相同
B.若无切除修复功能可能会导致癌变
C.a过程所用的酶可能是DNA聚合酶
D.损伤的切除与修复属于基因突变
解析:从图中分析,核酸内切酶作用于损伤的部位断开的是磷酸二酯键,DNA酶将DNA水解为脱氧核苷酸,断开的也是磷酸二酯键;据题意,损伤部位若不修复,以损伤部位所在链作为模板链进行DNA复制时,可导致DNA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基因突变,如果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则可导致癌变;a过程为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合成损伤部位单链的过程,所需的酶可能为DNA聚合酶;损伤部位切除和修复后,基因恢复正常,不属于基因突变。
答案:D
4.(2017届山东重点中学联考)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染色体上DNA中碱基对的替换、缺失、增添一定引起基因突变
B.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
C.基因重组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均不会引起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
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解析:染色体上DNA中碱基对的替换、缺失、增添若不发生在基因内部,就不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也就不会引起基因突变;无法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到基因是否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基因重组是原有的基因重新组合,染色体数目变异只会改变基因数目,二者均不会引起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是通过抑制纺锤体形成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C
5.(2017届安徽省安庆模拟)自然界果蝇的某种性状全为野生型,现用一对野生型果蝇交配,后代中出现了一只突变型雄果蝇。研究发现,突变型雄果蝇的出现是由于其中一个亲本的一个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突变基因可能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B.若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能判断显隐性
C.若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不能判断显隐性
D.突变型雄果蝇的突变基因一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