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食品中重金属与其他有害.ppt

发布:2017-12-30约1.03万字共6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食品中重金属与其他有害 微量元素的污染 古 德 祥 中山昆虫学研究所 教育部食品工程研究中心 提 纲 “重金属”的概述(食品中有害金属的来源; 有害金属的毒作用特点) 铅的污染(污染的来源;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食品中的污染水平;食品中的限量标准) 汞的污染(汞的来源、分布与迁移;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污染水平与限量标准) 镉的污染(来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限量标准) 砷的污染(来源;食品中砷的化学形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限量标准) 氟的污染(污染来源; 限量标准) 其他微量元素(硒、锌、铁、铝等的限量标准) 1. “重金属”的概述 食品污染领域中的“重金属”,是指对生物有显著毒性的元素。如铅、镉、汞、铬、锡、镍、铜、锌、钡、锑、铊等; 轻金属铍、铝,过渡金属砷、硒,非金属元素氟,摄入过量也会对人体造成食源性危害,也归于“有害金属”这一类。 最引起人们关注的“重金属”是铅、镉、汞、砷,对人体有明显的毒害作用。 20世纪50年代日本出现水俣病,查明是汞、镉污染的“公害病”。 1.1 食品中有害金属的来源 (1)工业“三废”的排放,农田投施化肥和农药,造成环境污染,并通过植物、动物的摄取,食物链的富积,造成食品污染。 (2)自然环境的高本底,某些土壤含重金属显著高于一般地区。 (3)食品加工过程所使用的金属机械、管道、容器,或食品添加剂品质不纯,含有有毒金属杂质,可以污染食品。 1.2 有害金属的毒作用特点 存在形式:有害金属进入人体后,多以原形金属元素或金属离子形式存在,但有的转变为毒性更强的化合物。有机汞比无机汞的毒性更强,其中甲基汞更强。 易溶于水的氯化镉、硝酸镉比难溶于水的硫酸镉、碳酸镉等毒性更强。 致毒作用:有毒金属大多数通过抑制酶系统的活性发挥毒性作用,因酶蛋白活性的许多功能(如巯基、羧基、氨基、羟基等),可以与重金属发生结合,使酶活性减低甚至丧失活性。如铅、镉、汞等均能与肝、肾中含巯基氨基酸结合,与酶巯基结合后,具有很强的亲和力。 砷引起的病变,系砷与巯基形成稳定的化合物,抑制巯基酶的活性。 机体内含巯基蛋白质与重金属结合,被称为金属蛋白,具有保护作用。 有些含硫氨基酸对有毒金属具有拮抗作用。 2. 铅的污染 2.1 铅 (lead,Pb) 污染的来源 (1)土壤本底 世界上每个角落都有铅存在。土壤中通常含有2~200mg/kg的铅。华南地区为26~47mg/kg。 (2)人为的铅污染 如开采铅矿、冶炼、蓄电池、含铅物质(汽油等)的燃烧等。 我国每年从工业废气中排出铅2918吨,废水排出铅2382吨。一辆汽车每年可向环境排出2.5kg的铅,含铅汽油已造成严重污染 (3)食品容器、用具造成的污染 用铝合金、搪瓷、陶瓷、塑料、马口铁、玻璃、橡胶等为原料制备的容器和用具均含有铅。 陶瓷工业每年用铅很多,其中1/5的陶瓷为食品容器,而陶瓷上的釉彩是铅污染的重要来源。 2.2 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成人膳食铅的吸收率在10%以下,而3个月至8岁的儿童膳食铅的吸收率,最高可达50%,吸收部位为十二指肠。 人体内铅90%蓄积于骨骼中。各脏器亦可检出铅,以肝脏最高;血液中的铅仅占人体总铅的1%左右,但它是慢性铅中毒急性发作的原因。血铅在100μg/L以上时,就可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 铅主要侵犯神经系统、造血器官和肾脏。铅中毒的常见症状有食欲不振、胃肠炎、口腔金属味、失眠、头昏、关节肌肉疼痛、便秘或腹泻、贫血等。 慢性铅中毒影响凝血酶活性,使凝血时间延长,在后期出现急性腹痛或瘫痪。 人体内的铅主要经肾脏和肠道排泄,汗液和头发也是其排泄的途径。铅在人体的生物半衰期为4年,以骨髓计可达10年,因此铅进入人体后较难排出。 2.3 铅在各类食品中的污染水平 表 我国各类食品中铅污染水平 /mg?kg?1 2.4 食品中铅限量标准/ mg?kg?1 3. 汞的污染 3.1 汞(mercury, Hg) 的来源、分布与迁移 在自然界中,有金属单质汞(水银)、无机汞和有机汞等几种形式。大部分是硫化汞,分布于地表层。随着工业的发展,汞的用途越来越广,大量汞流入环境。如生产1t 氯,要流失100~200g汞;生产1t 乙醛,就流失5~15g汞。 汞的污染途径: ①早期含汞农药的使用,如西力生作为拌种杀虫剂; ②含汞废水灌溉,造成植物的一定污染,进而肉、禽(包括肝、肾)的污染; ③含汞废水养鱼,其沉积颗粒经微生物的 甲基钴氨酸转移酶的作用,将汞甲基化: CH3CoB12+ Hg+ + H2O → H2OCoB12 + CH3Hg+ 在硫化氢存在下转化为二甲基汞 (CH3)2Hg+ 由于食物链的生物富集,鱼体内甲基汞的浓度可达到很高的水平。如日本水俣湾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