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主要病虫害防治篇讲解.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柑橘主要病虫害防治篇
红蜘蛛
〖柑橘红蜘蛛为害特点〗
以口器刺破寄主叶片表皮吸食汁液,被害叶面呈现无数灰白色小斑点,严重时全叶失绿变成灰白色,导致大量落叶;亦能为害果实及绿色枝梢,叶片受害为重,被害叶面密生灰白色针头大小点,甚至全叶灰白,失去关泽,终至脱落,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为我国柑橘生产的头号害虫。
锈壁虱
〖锈壁虱为害特点〗
危害柑橘类,以成若螨群集于叶、果和嫩枝吸汁危害,被害果实、叶背呈古铜色,表面粗糙,失去光泽,造成叶片卷缩、枯黄脱落,果呈黑皮果,严重影响树势、产量和品质。
当月温达15℃以上时,便可活动取食,3-4月危害春梢,5-6月蔓延至果,随即虫口数量激增,7-8月虫口达到当年最高峰,7-10月为发生盛期,此期间如温湿适宜(月均温25-27℃、相对湿度85%左右)常猖獗成灾。一般宽皮柑橘类比橙和柚类受害较重。
蚧克虫
〖蚧壳虫为害特点〗
主要靠吸食危害柑橘的柔嫩部分如嫩茎、嫩梢、嫩叶,影响其光合作用并传播烟霉病等。主要包括矢尖蚧、红蜡蚧、吹绵蚧、桑白蚧等。这类害虫发生猖獗,对柑橘生长影响危害巨大,发生严重时往往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粉虱类
〖柑橘粉虱类为害特点〗
初孵若虫爬行不远,多在卵壳附近固定寄生吸汁为害,并排泄蜜露,常诱发煤烟病,影响光合作用,导致大落叶,使蜘蛛生势衰弱,妨碍苗木幼树生长,影响果品产量质量。
蚜虫
〖柑橘蚜虫为害特点〗
蚜虫是柑橘新梢的害虫,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新梢上吮吸汁液,被害新梢嫩叶卷曲、皱缩,节间缩短,不能正常伸展严重时引起落果及大量新梢无法抽出,不但当年减产,还会影响到翌年产量。蚜虫排泄的“醚露”能诱发烟霉病,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削弱树势。其中桔蚜、棉蚜和锈线菊蚜还是柑橘衰退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因其传播病毒的危害所造成的损失,甚至远远超过蚜虫本身的为害。
潜叶蛾
〖柑橘潜叶蛾为害特点〗
俗称“绘图虫”,柑橘夏、秋梢和果实的重要害虫。在表皮下蛀食形成弯曲隧道,使叶片扭曲僵硬,新梢生长差,是为害柑橘苗木和幼龄树的严重害虫。受害叶片成为柑橘溃疡病侵入和其他虫害越冬的场所。7-9月夏、秋梢抽发期为害最烈,尤以晚秋梢受害最重,使秋梢嫩叶卷曲,受冻后脱落。
实蝇
〖柑橘实蝇为害特点〗
柑橘大实蝇俗称柑蛆,是国际国内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08年四川广元柑橘事件,使人们谈“桔”色变,导致大量柑橘滞销,柑橘价格急剧下滑。而引起这样严重事件的罪魁祸首就是柑橘实蝇。
炭疽病
〖病害症状〗
柑橘炭疽病为害叶片有两种症状类型:
急性型(叶枯病):症状常从叶尖开始,初为暗绿色,像被开水烫过的样子,病、健部边缘处很不明显,后变为淡黄或黄褐色,叶卷曲,叶片很快脱落。此病从开始到叶片脱落不过是3-5天。叶片已脱落的枝梢很快枯死,并且在病梢上产生许多朱红色而带粘性液点。
慢性型(叶斑病):症状多出现在成长叶片或老叶的叶尖或近叶缘处,圆形或近圆形,稍凹陷,病斑初为黄褐色,后期为灰白色,边缘褐色或深褐色。病、健部分界明显。在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出现许多朱红色而带粘性的小液点,在干燥条件下,则在病斑上出现黑色小斑点,散生或呈轮纹状排列。
疮痂病
〖病害症状〗
为害幼嫩果实和叶片,引起畸形或脱落,影响果实外观和内质。
症状:油浸状小斑点,后为病斑木栓化,多数向叶背方向突出,叶面凹陷,形似漏斗,果实上向上突起。
树脂病(沙皮病)
〖病害症状〗
主要为害枝干、叶片和果,尤其枝干受害后,引起皮层腐烂、导致枯枝树亡。该病在我国柑橘产区均有发生。
本病菌为一种弱寄生菌,只能从寄主伤口侵入为害。因此一切能造成树体伤口的因素,均有利于发病。例如冻伤、机械伤、虫伤等。栽培管理不良,造成树势衰弱,易受冻伤,加重发病。
黄斑病
〖病害症状〗
病柑橘黄斑病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侵害果实和小枝。发病初期在叶背面出现褪绿色颗粒状病斑,扩展后成大小不一的黄色斑,并出现疱疹状淡黄色突起小粒点,随着病斑扩展及老化,变成暗褐色的脂斑。发病重时,常引起大量落叶。
黑星病(又名黑斑病)
〖病害症状〗
该病主要为害果实,在成熟期果实发病达到高峰,也可为害叶片、枝梢。病斑红褐色,后期病斑变红褐色或黑褐色,边缘隆起,中部凹陷,并呈灰褐色至灰色,其上生黑色小粒点,严重的病果早落,贮藏期继续发展,病部易被腐生菌侵染引起腐烂变质。高温施诱发黑星病的主导因素。因此,在高温高湿或树冠郁闭闷热的条件下发病较重。
煤烟病
〖病害症状〗
烟霉病在叶片、枝梢或果实表面发生一薄层黑色的煤烟斑,扩大后形成绒毛状的黑色霉层,好似粘附着一层烟煤。真菌以蚜虫、蚧壳虫和粉虱等害虫的分泌物为营养而生长繁殖,但不侵入寄主,黑霉层容易被抹掉。发生严重时影响树体的光合作用和果实着色,使树势生长衰弱,降低果实的质量。
溃疡病
〖病害症状〗
柑橘溃疡病是一
显示全部